宣和賜芪絲丸
欄目分類:療法 發布日期:2018-12-29 瀏覽次數:次
宋·陳無擇《一因極一病證方論》正方
當歸(酒浸焙軋)半斤、菟絲子(酒浸去土,乘濕研破焙干稱)一斤、薏苡仁、茯神(去木)、石蓮肉(去皮)、鹿角霜、熟地黃各四兩,黃芪二斤。
右為末,將芪錐碎,水九升,浸一宿,次早挼洗味淡,去滓,于銀石器中熬汁成膏,搜和得所,搗數千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漸加至百丸,米湯溫酒任下,空心食前服。治少年色欲過度,精血耗竭,心腎氣憊,遺精白濁,腰背疼痛,面色黧黑,耳聾目昏,口干,腳弱,消渴,便利,夢與鬼交,陽事不舉。常服,守中安神,禁固精血,益氣駐顏,延年不老。
[按語]
方中以黃芪、菟絲子為主藥。黃芪又名戴糝、戴椹、芰草、百本、王孫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芪或內蒙古黃芪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溫,功能補中益氣,益衛固表,利水消腫。古人認為陽生陰長,故益氣則能生血。在本方中主要取黃芪益氣生血之功。現代的研究結果表明,黃芪確有強壯作用,小白鼠在灌服黃芪煎劑后,可明顯地延長其游泳時間,體重增長也較對照組快,并可使血清總蛋白與白蛋白含量增加。黃芪還能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提高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防止肝糖元減少以保養肝臟,并能延長動物的動情期。因其含有葉酸,所以有抗貧血作用。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還報道,黃芪可減緩人肺胚二倍體細胞自然衰老過程,使細胞繁殖達98代,而對照組才為61至66代,約使細胞壽命延長1/3。當歸補血養血,因其含有維生素B12、葉酸,所以確有抗貧血作用。當歸與黃芪配伍成方,即“當歸補血湯”,有益氣生血之功。
菟絲子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或大菟絲子的種子,《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稱其“主續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人。”《名醫別錄》謂之“久服明目輕身延年。”《本經逢原》認為“菟絲子祛風明目,肝腎氣分藥也。其性味辛溫質粘,與杜仲之壯筋暖腰膝無異。其功專于益精髓,堅筋骨,止遺泄”。在此主要取其補肝腎,益精髓之功。
熟地黃滋補肝腎,益精養血;鹿角霜溫腎助陽,添精益血。方中用熟地黃、鹿角霜以加強菟絲子補益肝腎之功。茯神養心安神;石蓮肉養心益脾,固腎澀精;薏苡仁健脾利濕,除痹舒筋。從其藥物組成來看,本方藥是以養心補腎、滋精養血為主,兼能益氣健脾的方劑。
本方藥適宜中老年人平素心腎兩虧、脾胃虛弱者服用,亦可用于治療青壯年人色欲過度、精血衰少、心腎虧虛所引起的腰脊痠痛、陽事不舉、遺精滑精、耳聾目昏、精疲神衰等疾病。本方藥性偏溫,所以陰虛或陽熱之人不宜服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