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開元寺:一件袈裟覆地建千年古寺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fā)布日期:2016-08-15 瀏覽次數(shù):次
泉州開元寺(圖片來源:鳳凰網(wǎng)華人佛教 攝影:王琬)
泉州開元寺(圖片來源:鳳凰網(wǎng)華人佛教 攝影:王琬)
泉州西街有一座千年古剎,這里蓮宮梵宇,煥彩流金,門前大榕樹的年輪映襯著時光的剪影,這里保存著所有泉州人的記憶。
泉州開元寺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開元寺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蓮花寺,后改名為興教寺、龍興寺。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詔天下諸州各建一寺,以年號為名,遂改今名。開元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占地面積7.8萬平方米,現(xiàn)存僅為原來的十分之一多。在宋、元鼎盛時期有寺院120所,僧侶達千人。該寺名僧輩出,寺內(nèi)有聞名中外的東西二塔等景觀。目前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十佳”風景區(qū),亦是“泉州十八景”之一。
黃守恭是泉州黃姓的祖宗,又稱“黃長者”。他為唐代巨富,生平樂善好施,好救急扶貧,信佛甚篤。
據(jù)傳,一天黃守恭睡夢出現(xiàn)一個向他募款的和尚,和尚說不要他捐錢,而要土地,用以筑佛寺。黃守恭不知怎的欣然答允,但又提出條件,向和尚說要他實現(xiàn),必須先等他家中園里的桑樹開花。
過了幾天,黃守恭家中的桑樹果真開出一朵朵花,但更奇特的是開出來的竟是白蓮花。議論之際,夢中的和尚卻突然出現(xiàn),向黃守恭取地,當問及要多少地時,和尚竟道只求有一件袈裟般大,黃守恭聽后喜上眉梢。于是,和尚脫下袈裟,領袈裟量地,誰料太陽一照,地上的影子幾乎覆蓋了黃守恭所有土地。黃守恭立時慌張起來,和尚卻自然地指著一個方向,稱該處為可筑房子之地,黃守恭一看之下原來袈裟領口的位置未被陰影覆蓋。黃守恭見和尚道行高深,亦干脆答應。
及后當?shù)毓偌澛劦蒙D鹃_蓮之奇跡,奏明朝廷,皇帝遂下誥令,將黃守恭所奉之地筑建佛寺。佛寺后在開元年間開始修建,遂以“開元”這年號將寺命名為“開元寺”。
另一說法為黃守恭因不愿讓子孫安逸享樂,遂特將宗堂轉贈為佛堂。
此外有傳,當開元寺建成后,寺前地方經(jīng)常有紫色祥云籠罩,后人于是將開元寺對面的照墻砌上石鐫的“紫云屏”三字,亦是后來得名“紫云堂”之原因,而黃守恭的子孫亦因故尊其為“紫云始祖”,這也是民間“紫云傳芳”的由來。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