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道士的塵緣和仙愿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fā)布日期:2016-08-14 瀏覽次數(shù):次
編者按:梁興揚,長安道教協(xié)會秘書長、龍門派三十代玄裔弟子自稱“是一個異類的道士,本科畢業(yè),做過生意,大起大落過,不是在道觀的單純環(huán)境下長大的,入道前做珠寶”。入道以來,有甘有辛,然而心懷赤忱,即使面對世人異樣的眼光,他從來都泰然自若。唯獨不能面對的,是他的父母。這篇文章就是他的心路歷程,讓我們一起來品味一個道長的塵緣與仙愿。
面對父老鄉(xiāng)親,我總有種心酸,近日的回家之行,也讓我對自己的人生觀有了新的轉(zhuǎn)變。于是,有了這篇道士的戰(zhàn)斗檄文。
起因,從道袍開始說吧,很多朋友曾問我,你平時外出也穿道袍么,我說有時候便裝有時候道袍,宗教場合下,肯定是道袍,在外,可能是便裝可能是道袍。但是,一個場合下,我絕對不敢穿道袍,那便是回家。
哪怕所謂的修行修為再好,哪怕道觀里信眾如云,我也不敢穿著道袍回家,不敢穿著道袍去面對我的父親、祖父,我只能穿便裝回去,問我頭發(fā)為什么這么長,我也只能說我喜歡。
當我穿著道袍,父老鄉(xiāng)親面對我的目光的時候,當周圍環(huán)境給我壓力的時候,我也無法超脫我自己的環(huán)境,我的鄉(xiāng)情,每當這個時候,便有種想哭的沖動,我做的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回家的次數(shù)很少,也跟這個有很大的原因。我也想家,小時候我是最離不開家的,當時初中便在鎮(zhèn)上寄宿讀書,兩個星期回家一次,我很多時候就會找理由,然后,步行四五公里回家,但是現(xiàn)在,我感覺真的回不去;我覺得是我的悲哀,也是現(xiàn)狀的反應(yīng)和另類的悲哀。
針對我自身的壓力,我不想避諱,而是自己的拷問,來敘述;很多人覺得道教就是封建迷信,是落后的觀念,是可以被丟棄的糟粕,哪怕在宗教內(nèi)部,都有很多人對道教的看法與我不一樣,是不是宗教就意味著繁瑣科儀,就意味著占卜星相,就意味著命理六爻,就意味著驅(qū)邪捉鬼,就意味著叩拜祈福,就意味著神秘玄學。
我認為宗教包括這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說道教僅僅包括這些,那么,道教就該滅亡。道教首先是應(yīng)該做到明智人的思維,明智人的信仰,讓心靈有個皈依;我遇到很多走江湖的,打著道教的旗號,坑蒙拐騙,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的話語,通過恐嚇、心理誘導(dǎo)等因素,讓很多迷茫的人損失更多,更加迷茫,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我在自己無論在大學讀書的時候,跑到社會上賺自己的學費生活費開始,很苦很痛,最苦的時候是一周兩包方便面,經(jīng)歷很多,迷茫的時候也很多,可能比絕大多數(shù)同齡人經(jīng)歷的坎坷都多,當最后,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的時候,選擇了入道,是看得開還是看不開,每個人都有對我選擇的看法,這個是我人生的一個選擇,也是我自己的一個人生態(tài)度。
道教存在很多的問題,也是很多人對道教有偏見的理由,不怪別人,當隨便一個人可以穿起道袍,不畏因果,在家中設(shè)上神堂自封高道大德的人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也注定了這種非議。
我既然選擇了道教,那么我便堅持這個信仰,走下去,入道修行以來,很多人問過我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如同很多人說的:“你肯定是為了什么,你肯定有你的目的,你不說我也知道。”其實,當時我的回答說我想做我自己,做一個真實自在的我自己,我開心我快樂,坦然面對生活。所謂道緣,是一種回歸,也是一種對道教的認可。
這些反思反而讓我有了一個目的,那便是希望有一天,通過我的努力,大眾的努力,我可以堂堂正正的穿著道袍回家,能夠穿著道袍面對我的家人,讓他們知道,之所以穿這身道袍,是因為我能幫助到更多人,他們?yōu)槲叶院馈?/p>
或許這是一個奢望,或許我的一生都不會達到這個目的,但是,我希望如果我不能達到這個目標,那么有一天,其余修行之人,能夠穿著道袍,坦然的面對自己的家人,因為自己是個道士而自豪,因為能夠幫助到更多人,引導(dǎo)更多人向善而自豪。
我希望有一天,所有道士能夠坦然的面對周圍的環(huán)境,周圍也有能夠讓道士坦然面對的環(huán)境。
我希望有一天,所有道士能夠以自己的身份為榮,而不是怪力亂神讓更多人迷茫。
我希望有一天,所有的道士都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家人,因為自己是個道士而自豪,而不是被認為脫離社會的人群。
我希望有一天,信眾接納道士,是因為道德圓滿能夠在心靈上疏導(dǎo)庇護信眾,而不是因為披著這身道袍披著華麗的外衣。
我希望有一天,道教通過完善調(diào)整,通過對文化和心靈的引導(dǎo),讓社會去除有色眼鏡。
我作為一個道士,最后的戰(zhàn)斗檄文便是:
“我能夠穿著道袍;丶铱纯。”
原來寫得關(guān)于信仰的
信仰:我認為,真正中國本土的宗教,善念是宗教的信仰基礎(chǔ),道法道法,先有道,才有了各種法門神通,哪怕白日飛升,也是首先在道德上完善自己,才可做的神仙;而我們修行,我認為,無論是你我他,都是在信仰的指引完善提高自己。道教對于我來說,在一種很重要的意義上來說,是一種信仰的載體,在凡塵中,在忙碌中,在這四面八方中,我們心靈尋求到一個港灣,在我們心靈受創(chuàng)時,疲憊時,興奮時,低谷時,富足時,都能找到一個依托。讓我們受創(chuàng)時,有神靈佑護,疲憊時,有殿堂歇息,低谷時,有前路指引,興奮時,有警鐘提醒,富足時,有機緣付出。讓我們有心靈的引導(dǎo),順其自然行事,不會因為風雨而低迷,不會因為歡快而驕縱。關(guān)于我現(xiàn)在的方式,在我的信仰中,我認為,法門萬千,深山修行修真悟道是一條路,專研學識著書立專是一條路,慈悲為懷度化世人是一條路,修習醫(yī)學解病去噩是一條路,畫符驅(qū)邪安慰心靈是一條路,大道無為隱匿天地是一條路……等等等等,或顯化或隱匿,其實,修道都是在修行自己的一顆心而已,我只不過在遵循我的方式,做最簡單的我而已。佛道兩種宗教的基礎(chǔ),都是以慈悲為念,一顆明智的心是修行的基礎(chǔ)。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