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學道白馬山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布日期:2017-11-14 瀏覽次數:次
和中國“功夫”較勁。
興德道長在山頂上表演超凡功夫。
白馬山的黎明在一陣陣委婉的誦經聲中來臨,藍眼金發的洋道士在五仙廟內敲打木魚,用流利的中國話念唱著中國最古老的典籍,從中領悟著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中華傳統文化和天人合一,以柔克剛的武當山道教文化。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真的不敢相信,在這地遠人稀的武當七十二峰之一的白馬山上,有來自美國、法國、葡萄牙等國的青年長年居住、學習。
一位法國人帶來外籍學員
2005年的春天,一位法國青年懷著學習武當文化的誠心登上海拔1083米的白馬山,這個特立獨行的外籍來訪者從此讓白馬山上有了老外修行的身影。
法國青年是五仙廟住持興德道長上武當山訪友時,在面包車上偶遇的,得知他來中國的目的就是學習武當文化,非常感動,臨別留下自己的名片,歡迎他到人稱小武當的白馬山看看。一晃幾個月過去了,興德道長幾乎忘記了這件事,突然有一天,法國青年來了。
興德道長告訴他這樣一個優美的傳說:真武祖師修煉成圣后,點化五位擅長占卜、武術、醫藥、音樂、茶道的舉子到白馬山修道,他們以仁、義、禮、智、信為立身之本,以懲惡揚善、樂善好施造福一方而揚名,被尊稱為五仙爺,后人修建“五仙廟”以供奉。白馬山與武當山遙相呼應,并與淵源流長的武當山道教文化一脈相傳。法國青年從此拜師學藝,并將自己的奇遇告訴了美國朋友珍妮(化名),珍妮又告訴更多的朋友,口口相傳,白馬山成了許多外國青年向往的地方。
珍妮的父親是中國人,她18歲就只身來到中國尋根問祖。她很自豪地告訴記者,在美國高中生都要讀《道德經》,她曾在北京學現代武術,到少林學少林拳,最后來到白馬山,找到了回家的感覺。她說中國道教講究緣分,這就是緣分吧,在這里已經5年,師父不僅教她中國歷史、武當武術,還教她茶藝、二胡。“是親自上山采茶、炒茶呢,很有意思!”她的中國話說得十分流利。“我們還上山采過草藥,我喜歡中醫、武當養生功。”23歲的美國小伙大衛(化名)已經學習兩年,在他只有六七平方米的狹窄居室里,掛著標準經穴部位圖、中國歷史紀元表。問他什么時候回國,他說不知道,美國只有200多年的歷史,中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要學一輩子。問他回國之后做什么,他爽快地回答:傳播中國文化、武當武術。
這是4月18日的中午,記者與3位外國修道者交談,興德道長在安排第二天就要到來的10名外籍學員的接待事宜。近年來,每年都有一批外籍學員在這里進行為期4個月的學習交流活動,使這座古老神秘的高山無形之中與國際接軌,散發出絢麗的光彩。
一道霞光迎來晨練的市民
次日清晨6時許,大衛站在觀景臺前的幾個松樹下擺臂練功,寬大的道服被晨風獵獵吹起,頗有仙風道骨的神韻。我站在幾米外的香爐前準備拍照,突然,一頭霧水襲來,眼前一片茫然。須臾之間,霧氣散開,一輪鮮紅的太陽懸在半空。當我調好角度想繼續拍照的時候,風攜著霧又忽悠而至,抖落的水珠打濕了衣襟。如此這般情景交替數次,眼前不見了大衛,疑惑是夢。定睛再看,鮮紅的太陽變成一輪銀盤,散發出奪目的光芒。
白馬山從睡眠中徹底醒來,也迎來了當天第一撥熱愛運動、親近自然的市民。7時許,東風公司某專業廠的徐先生帶著一對朋友登上山峰,他們早上5點開車從市區出發,沿著老白公路316國道向西行進,約半個小時就到張灣區柏林鎮,由陳莊路口進入財神溝公路,途經龍虎灣山莊、浴馬瀑布,直至張家坡停車場。他們跳躍陡峭的云梯、穿行荒蠻的亂石窯,把登山當做晨練,在這座天然氧吧里盡享攀登的豪邁、健身的樂趣。他們的舉動令我感到驚訝,因為先前一直認為市民把白馬山當做旅游休閑的去處,節假日三五成群地結伴徐行,不曾想有人竟然將登白馬山當成晨練,好像這里是自家的后花園。徐先生也很吃驚還有人比他來得更早,好奇地問我:“你怎么這么早?自己一個人爬山?”我笑道:“我住在這里。”他唏噓道:“能住在這里,不簡單。我今年都來4次了,里面好幾個老外。”
大衛聽到動靜出門來,徐先生問:“這山里多苦,你受得了嗎?”
“受得了,師父說道在苦中修。”
徐先生向大衛豎起大拇指,回頭對我說:“我們中國的孩子沒幾個能吃得了這個苦……”一行三人掏出點心,邊吃邊走,悠悠蕩蕩地下了山。
用過早飯,大衛就端出大小幾個盆子和一包臟衣服,蹲在墻根下用手搓洗。這種古樸艱苦的生活沒法跟美國富裕的現代化生活相比,他和他的伙伴們能夠在此安居樂業,可見華夏文明的魅力、武當文化的神韻。
一份誠意展開未來的美景
師徒如父子。興德道長說,洋弟子漂洋過海、不遠萬里而來,來了就是與道有緣,是道教文化對外交流的一部分,我們要像親人一樣對待他們,要拿出最大的誠意,盡自己的水平讓他們進步提高。興德道長8歲入少林、14歲入武當、32歲正式出家,是武當拳法研究會副會長、武當道家音樂醫療養生功傳人、武當山純陽門第23代傳人。但他說這些“頭銜”都不能算是名片,每個人的名片都應該在自己的身上。為了讓弟子們信服,安心地學習,他多次在山頂萬丈懸崖上表演超凡功夫,讓人嘆為觀止;多次讓弟子和以武會友的勇士擊打自己,曾經一位在少林練了8年、一拳可以打斷5塊磚的壯漢拳擊其腹部后倒退兩步,嘆道:不可思議。
洋弟子們佩服自己的師傅,跟著他日復一日潛心學習。他們知道要想學好武當功夫非一日之功,必先洗練身心,融于自然,方能感悟天地之靈,萬物之秀,從而體會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柏林鎮政府干部曾偉和尹建章告訴記者,為了白馬山旅游景區的發展,張灣區政府和柏林鎮也拿出了最大的誠意:先后投資上百萬元,修建了上下山游道,完成了旅游線路勘測和景區景點設計,并對旅游區內的自然、人文、交通、電力通訊、排水等項目進行了規劃建設;2009年,硬化了后山旅游公路,啟動游客服務中心、武當武術研修中心、聚仙谷生態旅游區。不久的將來,白馬山旅游景點將成為國際武當武術修煉基地,國內知名道教養生基地和省內休閑旅游勝地,與武當山形成產品配套的4A級旅游景區。
東朝武當金頂,南望伏龍逶迤,西瞰黃龍秀水,北覽車城全景——白馬山正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著世人,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與關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