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太極心德理論
欄目分類:太極八卦 發布日期:2016-06-17 瀏覽次數:次
太極乃中國古文化,有就流傳,博大精深,太極有養身,養氣等對身體有好處的東西,天地萬物都由太極而生,都有它的兩面性。
一,精神論
養精化氣,養氣化神,固根培本,養人身三寶,充人精神,發人智慧,使之,能為人所不能,能及人皆莫及,是謂太極養身,太極養身,則是掌握人身三寶,精氣神自然變化的規律,修之煉之,而達到養生長身之修煉方法。
二,太極論
太極,無極而生,陰陽和合而成。(即:一氣分為二氣為陰陽,陰陽二氣合為一氣為太極)
何謂太極?老子:“無,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乃是混沌,混沌者,元氣,原始祖氣,此一氣,先天而生於陰陽,后天而藏於陰陽,即,生於先天而藏於后天,為陰陽未分之象,萬物元始之極點,故謂無極。無極者,虛無靜極之意也。混沌初開,乾坤始奠,陰陽道合而成象,是謂無中生有,“有,名萬物之母”,謂之太極。
如:天地陰陽上下相合為一氣而萬物生,日月陰陽來往相交為一氣而寒暑順。男女陰陽彼此相交而孕始成。
此一氣是為太極,故為萬物之母,太極。乃太和靜極之意。
三,兩儀論
合為一氣,其中有物。靜極生動,動靜之變,陰陽而分,謂兩儀。兩儀者,陰陽也。上述,陰陽二氣合為一氣,謂太極。一氣分而為陰陽,為兩儀。故,太極兩儀,乃陰陽之動靜離合也。陰陽分離則死,二氣和合則生。
四,養身論
人,乃精氣而生,精氣而養。精生于食,為濁、為陰、為動;氣生于精,為清、為陽、為靜。此人后天心腎中之二物。精滿則動,順則生人,耗盡則氣無依、神無托、人無本而死。逆則精化為氣,氣化為神,神氣相抱,有依有托而生道、生仙。然,此二物均系於性、於意。心性如猿,好動為陰;意氣如馬,好靜為陽。
收回性猿,意馬自歸。故,修煉家,以收回后天之性意,而固精養氣;以后天呼吸之氣而烹之煉之,使精化為氣,氣化為神。精神旺盛不販而養身、健身、長生,此乃后天造化之功。使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神合,謂之六合。唯合而能生、能養,故為:太極養身,是養長之道、生命之本、升仙之階。道家小成功夫,煉精化氣,化為真陽之氣;煉氣化神,化為至靈之神。而后神氣交合真性出現,性光出現,如墻頭花開,如夜明珠高懸。經說:“出墻花兒,火最清,候最真。”摘之、采之、吞之乃采補之法;漸摘漸采,由少而多,積厚流光,養出真靈,真性真靈和合而生道,生仙。乃大成功夫。
靜坐功法
人之生死,系于性命,性命之道,養長之道,生命之源,升仙之階。
性者,心也,乃心中之元神,發于兩目。心性好動如猿。
命者,腎也,乃腎中之元氣,發于淫根而牽于心性,意氣奔放如馬。謂之“心猿、意馬”。收回心猿,意馬自歸。
古之修練家,以收回后天之心意,而固精養氣,以后天呼吸之氣為風,真陽之氣為火,去烹之練之,使精化為氣,氣化為神,使精神凝聚,而還虛合道。
筑基功法
修煉之法不可甚數,行、住、坐、臥,亦不拘一格,難盡其祥,今謹將靜坐功法,闡述如下:
靜坐前,寬放衣帶,輕沉身心。務要使入坐時,身體平直端正,不受束縛,血脈自然流通無阻。掃除一切雜念,使心歸意回。
盤膝而坐,盤坐前,端正身體,平放兩腿,自然而坐,曲回右腿產于大腿之上,再收回左腿于右腿之上。左腿在外,成懷抱式。
右手大拇指捏定右手中指午字決;左手拇指進入右手內,捏定右手子字決。此名為“子午連環決”抱住右手,為負陽而抱陰(男左、女右)。放于臍下兩大腿間。
虛靈頂勁,舌頂上腭,兩目下觀鼻準,不可緊閉。閉則神氣昏;亦不可太睜,睜則神光外馳,不能歸(舍)而無所作為。垂簾為妙,意在兩目中間齊平處。
待心氣適合后,含眼光、凝耳韻、調鼻息(用鼻呼吸)。初練時,使呼吸之氣,深、細、長、勻、息息歸根。(呼吸之氣升降起落于丹田)
久之,神氣歸中,靈氣上騰。兩目之中,有靈光出現,常觀之。丹經說:“心猿鎖在橄欖樹”是也。
常觀之,五行之中,神氣自然凝聚,倘能一念不起,久久,虛極靜篤之時,真氣發動,(無極必返,靜極生動,丹田產生真陽真氣,即:發熱)虛室生白(靈光出現,由暗而明,由昏而白,又名:性光),經說:“垂簾明心守祖竅,見著性光是功夫”。意念伏降,性真純靜,此是煉己,煉心之功,又名筑基功。
(注:兩眉中,印堂處,為祖竅。因真性,真靈在此出現,為仙道之源,故為“祖竅”)
五,周天論
此時,可凝神閉目,靜守虛白,待丹田氣足,自然下行,出函谷,過三關,順督脈而上,然、三關之過,無比艱難,故,當調呼吸,撐火候,用吐納導引之術引之。
(注:火候即呼吸之氣,撐握呼吸之深淺。然,火候,又有文、武之別,以鼻息之細小呼吸為文火,以口吸。鼻呼之深呼吸為武火)
導引時,要神氣相依,意氣相含,以意領氣。吸氣時,出函谷,過三關,順督脈提氣至百會(提氣時,提肛),呼吸時,從百會,過雀橋,下十二重樓,順任脈而下,沈氣于丹田,此為小周天運行法。
若提氣時,有熱流順督脈而上,沉氣時,有清爽之氣,從百會向下,沉及丹田,有發熱,或蘇麻結實之感,此謂采藥入爐(經說:“上藥三品神與氣清”提氣至百會,謂“采藥”,沈氣于丹田,為“入爐”),同時,每作深呼吸,沉氣時,有清爽從百會向下流至周身,深有淋浴之感,此又謂“沐浴”,而后,但覺呼吸之氣,升降自如,開合之中,氣血暢通,周身和暖,此乃煉精化氣之周天功成。
六,大道論
如此,綿綿莫勤,息息歸根,靈光出現、常觀常守,一呼一吸,一升一降,神氣發動,自然凝聚于祖竅之中便有空洞暢快、玄妙之感。此時,當反觀內照(經說:“觀空不空”是也),觀而莫守(經說:“生而不有”守則,作色相,耗散元真),呼吸之氣,亦由大而小,由小而無,及至胎息(神氣呼吸為真息。為胎息),息養之時,恍恍惚惚,若存若忘,不沾不脫。恍惚杳冥之中,內相不出,外相不入,是為靜定。
忽然,心清氣爽,精神朗發,智能日生。此乃煉氣化神之功就。
遂而,有點真陽,從中出現,復見天地,心性靈通。如此,大道見矣,神仙近矣。
練太極對身體的好處
這個學期選的體育課是‘太極’,其實在家里的時候我就天天陪著奶奶早起去練太極,我覺得練太極對我們有很多好處,練太極拳能強身健體,能預防一些疾病,保持大腦清醒提高記憶力,對我們的身心都大有益處,不過我在上課的時候會覺得,練習的時候往往很多動作都做不到位,這樣練習太極的益處就大打折扣了,不過我還是會繼續努力把太極練好的,也會堅持練下去的。
下面我就把我查到的一下關于練太極的益處的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
練太極拳能使呼吸自然、細長、慢均。這種有節奏的呼吸可使橫膈肌和胸腹運動增強,相對有效地加大了肺部氣體的交換容量,使新陳代謝加快、加強。大家都知道腸胃蠕動加強能夠提高消化系統功能,對防治消化不良、慢性腸炎等慢性疾病效果良好,膈肌活動范圍增大,使胸部呼吸肌和橫膈肌力量增強,可加速靜脈血液的回流,改善心臟本身的血液循環。膈肌活動范圍的增大,還能對內臟起到一種自然的按摩作用。所以,太極拳中自然的深呼吸法對防治一些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關節炎及消化系統疾病都有較好的作用。
太極是一種徐緩運動,速度緩慢,動作柔和,從而使人體的微循環得以擴張。微循環的特點是劇烈運動會使血液運行走捷徑,得不到充分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而太極拳緩柔的特點則使血液能夠流向各處,從而得到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改善身體內部的循環。俗話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使一些不通之處暢通,這樣慢性病癥狀就得到緩解或消除。同時太極拳運動能強身健體,能預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極拳運動有治病的效果。
太極拳采用意識與運動相結合的鍛煉方法,他不僅是肢體運動,更強調用意。打太極拳時,要求以意導體,精神集中,意念始終集中在動作上,這樣就能排除大腦其他雜念的干擾,專注于指揮和調節全身的活動變化,使神經系統活動過程的均衡性和靈活性、自我意識控制能力得到加強,傳遞信息的速度和準確性得到提高,從而改善了神經系統的功能。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活動都是在神經系統調節與支配下完成的,神經系統功能提高,能使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活動增強,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變化,收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效果。
總的來說練太極有以下2大點好處:
(一)生理效益:
太極拳結合了傳統導引、吐納的方法,著重練身、練氣、練意三者之間的緊密調協。練習時一方面可鍛鍊肌肉,舒筋活絡;另一方面又能透過呼吸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對內臟加以按摩鍛鍊,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好處一:增加神經系統的靈敏性——練太極要“心靜意定”,練拳時必先令大腦皮層休息‘心靜’,將協調全身內外器官機能的任務交由中樞神經系統‘意定’執行,加強了神經系統的靈敏性。
好處二:暢通經絡、血管、淋巴及循環系統——因練太極拳的時間不會太短,故能像一般的帶氧運動一樣,能使血氣運行順暢。練了若干時間,會察覺有指尖麻軟發痹、關節微響、針刺、腹鳴等感覺。根據中國醫學理論認為這是經絡暢通的反應。透過摟拗屈膝絞轉等運動,動脈血管得到適量擠壓及放松,能使血液加速運行,增加氧氣的供應,也促進了淋巴系統的新陳代謝,加強了個人的抵抗力。
好處三:好處三: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運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
好處四:提高心肺功能——練太極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氣量及遞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數,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又因練太極拳時間較長(連打四次廿四式太極拳約需時廿多分鐘),此等帶氧性活動能訓練及提高心肺功能。
好處五:治療慢性消化管道疾病——因練拳時各關節、肌肉、骨骼會相互牽引、絞纏、擠壓和舒張,內臟又因腹式呼吸(腹實胸實)而產生自我按摩的作用;加上橫膈膜的上下升降幅度增大,對腸的蠕動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而練拳時的舌頂上顎,唇齒輕閉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提高了消化功能。
總之,經過中西方多面的科學化研究證實,長年修習太極拳能對各種慢性病,如: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炎、糖尿等等有著一定的醫療作用。這是無可推諉的事實!
(二)精神效益:
好處一:消除壓力——練拳時因要「心靜用意,心無雜念」,又要體松,精神只集中於「意」上,加上太極拳本身要求剛柔并重,呼吸調協,各器官的獲氧量相對提高,故練后使人頓感輕快,壓力盡消,情緒穩定平伏;又因練拳后血氣循環暢旺,精神亦抖擻起來,工作效率自然提高。這無疑對樣樣講求效率、日常生活緊張、精神壓力沉重的香港人有著正面的幫助。
好處二:認識及體驗和諧協調的陰陽哲學觀(周昭和1996)——太極拳倡身心和諧調協,不強已所難,內外相合、虛實分明、剛柔互兼。正所謂「靜中觸動動猶靜」,這種講求明白陰陽對立統一辨正關系的哲學,就是太極拳之創作精神哲理之本。
好處三:認識不以強凌弱,不借故犯人之道德觀——太極拳論所說之「舍己從人」,彰顯了太極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獨特武學精神。太極倡借力打力,以小力勝大力,一切回擊純順應對方來勢,以靈巧的動作,較小的力氣加殊其上,使來犯者失準而落敗。故太極拳的真正威力,只有在被人蓄意侵犯下才發揮出來,其終目的也只是「立自己於不敗之地」罷了,絕無加害對方之意!
好處四:了解修身處世之道——修習太極拳要講求「中正安舒,心靜體松」,這八字真言正好是我們立身處世的最佳座右銘。透過練太極拳,學生可以體會到立身不正之弊:勞勞終日而不得其所。做人只要「中正」,不走歪路,不偏不倚,就可感「安舒」之態;平日只要學會「心靜」,拋開生活壓力的負擔,就能體驗到「體松」之感!
結語:太極倫乃古人研發,精髓深奧,對現代人,不管男女老少都有莫大的好處。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