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式太極劍分解圖解教學36-42
欄目分類:太極八卦 發布日期:2016-06-17 瀏覽次數:次
(三十六)弓步反刺
1.右腳踏實,右腿伸起直立,左腿屈膝提起,腳尖下垂,上體稍左傾;同時右手握劍,屈肘側舉,腕低于胸,使劍身斜置于右肩上方,手心朝前,劍尖朝左上方,左手劍指下落,與肩同高。目視右前方(圖355)。
2.左腳向左落步,成左弓步,上體略向左傾;同時右手握劍,向前上方探刺,左手劍指向右,與右臂在體前相合,附于右前臂內側。目視劍尖(圖356)。
要點:動作要舒展;弓步與探刺要協調一致。
教法提示:左腿提起時,身體重心要保持在右腿上,這樣身體才能平穩;左腳向左落步時,右腿稍屈膝,重心下沉,左腳跟先著地。
(三十七)轉身下刺
1.隨身體重心后移,身體右轉,左腳尖內扣;同時右手握劍,屈肘回帶至左肩前,手心朝內,劍尖朝右,左手劍指附于右腕內側,手心朝外。目視右側(圖357)。
2.身體重心左移,右腳屈膝提起,腳尖下垂,以左腳掌為軸碾步,身體右轉;同時右手握劍,向右擺至右肩前,使劍尖向下劃弧至右膝外側,手心朝后,劍尖斜朝下,左手劍指仍附于右腕上。目視劍尖(圖358)。
3.隨身體右轉約180。’,左腳跟向左碾轉,右腳向右后方落步成右弓步;同時右手握劍,向前下方刺出,腕同腰高,手心朝上。左手劍指附于右腕上,手心朝下。目視劍尖(圖359)。
要點:動作要連貫圓活,上體不要過于前傾;弓步與刺劍要協調一致。
教法提示:此動作轉動較復雜,應注意下肢動作的每個環節,搞清楚動作路線、方向;另外,在整個動作的過程中,要以腰胯為主帶動上肢動作,使動作連貫圓活。
(三十八)提膝提劍
1.身體重心后移,上體左轉,左腳尖外擺,屈膝半蹲,右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握劍,以劍柄領先,屈臂外旋,向左上方帶劍(距頭部約20厘米),手心朝內,劍尖朝右,左手劍指附于前臂內側,手心朝外。目視劍尖(圖360)。
2.身體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左腿自然伸直,左腳跟外轉,上體略右轉;同時右手握劍,劍柄領先,前臂內旋,手心朝下,經腹前擺至右胸前(約30厘米),使劍尖經上向右前劃弧,劍尖低于腕,左手劍指附于右
腕內側,手心朝外。目視劍尖(圖361)。
3.左腿屈膝提起成右獨立步,上體略右轉并稍前傾;同時右手握劍,劍柄領先,向右、向上劃弧提劍,臂呈弧形舉于右前方,腕同額高,虎口斜朝下,劍尖置于左膝外側,左手劍指經腹前向左劃弧擺舉,與腰同高,手心朝外。目視左前下方(圖362)。
要點:提膝與提劍要協調一致。
教法提示:在練習時,身體重心的移動要平穩,不可前俯后仰;右手提劍時,肩關節要松沉;頭頂百會穴有上頂之意。
(三十九)行步穿劍
1.右腿屈膝,左腳向左落步,腳跟著地,上體左轉;同時右手握劍,手心轉向上,劍尖領先,經左肋下向左、向前穿劍,腕與腰同高,劍尖朝前,右手劍指向右上方劃弧擺舉至右肩前,手心朝下。目視劍尖(圖363)。
2.隨身體重心前移,左腳踏實,膝微屈,右腳向右擺步,上體右轉;同時右手握劍,劍尖領先,向前、向右劃弧穿劍,腕與胸同高,劍尖朝右,左手劍指經胸前向左分展側舉,臂呈弧形,手心朝外。目視劍尖(圖364)。
3.隨身體重心前移,左腳向右扣步,上體略右轉;兩手動作不變(圖365)。依次右、左腳再各上一步。
要點:穿劍時,略沉胯擰腰蓄勁;行步時,左腳扣、右腳擺,行走平穩,勿飄浮,共走5步,軌跡成一圓形。
教法提示:行步時上體要保持平穩;使劍在運行中平穩;身體重心不可過分前俯;另外注意兩手的配合。
(四十)擺腿架劍
1.右手握劍,前臂內旋,經面前使劍尖在頭前方逆時針劃弧,屈肘向左擺至左肋前,劍尖朝左上方;當右手握劍左擺至面前時,右腳外擺腿,下落至水平時屈收小腿;左手劍指向上,在面前與右手相合,屈肘附于右腕內側,手心朝下。目視前方(圖366、圖367)。
2·左腿屈膝,右腳向右前方落步,身體略右轉;同時右手握劍,經前向右劃弧抹劍,腕與胸同高,手心朝下,劍尖朝左,左手劍指附于右前臂內側,手心朝下。目視劍身前端(圖368)。
3·右腿屈膝半蹲,左腳跟外展成右弓步,上體略左轉;同時右手握劍,上舉架劍,劍尖朝前,左手劍指隨右手上舉后經面前向前指出,指尖朝上,與鼻同高。目視劍指方向(圖 369 要點:外擺腿不得低于胸,并要與劍和劍指緊密配合;弓步與抹劍上架要協調一致;劍指與劍為同一方向。
教法提示:外擺腿時上體要保持平衡。在平時練習時,可徒手練習外擺腿提高控制能力。
(四十一)弓步直刺
1.身體重心移至右腳,左腳收提至右腿內側(腳不觸地);同時右手握劍,經右向下收至右胯旁,虎口朝前,劍尖朝前,左手劍指經左向下收至左胯旁,手心朝下,指尖朝前。目視左前下方(圖370)。
2.左腳向前上步成左弓步,上體略左轉;同時右手握劍,立刃向前平刺,左手劍指在胸前與右手相合,附于右腕內側后向前伸送,手心斜向下。目視前方(圖371)。
要點:弓步與刺劍要協調一致,上體要自然直立,不要挺腹、突臀。
教法提示:刺劍時劍身要平衡;弓步時兩腳不可落在一條直線上;同時眼平視前方。
(四十二)收勢
1.身體重心后移,右腿屈膝,上體右轉;同時右手握劍,屈肘向右回帶至右胸前,左手劍指仍附腕隨之右移,兩手心相對(準備接劍),劍身微貼左前臂外側。目視前下方(圖372)。
2.上體左轉,重心前移,右腳上步成平行步;同時左劍指變掌接劍(反握),隨經腹前向左擺置于左胯旁,手心朝后,劍身豎直,劍尖朝上,右手變劍指,經下向右后方劃弧,隨屈肘舉至右耳側,手心朝內,指尖朝上,與頭同高。目視前方(圖373)。
3.兩腿自然伸直;同時右手劍指經胸前向下落于身體右側;然后左腳向右腳并攏,身體自然站立,兩臂垂于體側。目視前方(圖374、圖375)。
要點:動作要連貫、圓活、緩慢。最后成并步自然站立時,全身放松,深呼氣,神氣歸元。
教法提示:收勢動作速度要與前面的動作一致;左手接劍要準確;兩肩松沉,呼吸平穩完成收勢動作。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