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經注解:消長品第十六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6-12 瀏覽次數:次
原文: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
注: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老者古也,曰者說也,上士者文學大德也,下士者淺學執著也,無爭者涵榮深厚也,好爭者貢高好勝也。
老君說:上士之心即圣人之心,包天裹地,渾然天理,賢愚盡包,和光混俗,自謙自卑,挫銳埋鋒,不露圭角,外圓內方,作事循乎天理,出言順乎人心,何爭之有?
下士好爭者,下士亦是好學之士,無奈根基淺薄,學不到圣人之位,多有貢高執著,偏僻好勝,自是自彰,論是論非,故曰:好爭也。
上士如進陽,君子道長也。下士如進陰,小人道長也。氤氳消長之理,進退存亡之道,亦不可不知也。人之初生時,身軟如綿,坤柔之象也。
人之初生時,身軟如綿,坤柔之象也。(資料圖 圖源網絡)
九百六十日變一爻,初生屬坤,至二歲零八月,進一陽,變坤為復;至五歲零四月,進二陽,變復為臨;至八歲,進三陽,變臨為泰;至十歲零八月,進四陽,變泰為壯;至十三歲零四月,進五陽,變壯為決;至十六歲,進六陽,變決為乾。六爻純陽上士之位也,此時修煉,立登圣域。
以下九十六個月變一爻,此時不修,漸而成下士矣。至二十四歲進一陰,變乾為姤,此時修煉,不復遠矣;如若不修,至三十二歲進二陰,變媾為遁,此時修煉,容易成功;如若不修,至四十歲,進三陰,便遁為否,此時修煉,還可進功;如若不修,至四十八歲,進四陰,變否為觀,趁此能修,久而可成;倘若再不修,至五十六歲,變觀為剝,趁此快修,困學可成。
再若不修,至六十四歲進六陽,變剝為坤,純陰無陽,卦氣已足,趁此余陽未盡,若肯修煉,還可陰中返陽,死里逃生;若再不修,待至余陽已盡,無常至矣,一口氣不來,嗚呼哀哉,豈不是大夢一場?奉勸世人,勿論年老年少,總宜急早回頭為妙耳,切莫死后方悔,欲修可能得乎?
白話解說:
老子說:上等的賢人,因他深明大義的,故沒有什么爭貪。下等的愚人,因執著己見,不察情理,總是好起爭貪。
忍辱仙詩曰:
上士無爭是圣功,分明三教其根宗。太和無礙太和妙,色相莫沾色相空。
一月光橫四海外,千江瑞映三才中。陽滿為仙陰為鬼,世人不識此圓融。
渾厚子詩曰:
千江妙經處處融,無爭上士如虛空。但能體用相輝映,乃信乾坤辟鴻蒙。
萬象虛明含滿月,一真顯露協蒼穹。下爭上讓陰陽理,圣圣賢賢不一同。
(本文由騰訊道學根據水精子《老君說常清凈經注解》和網絡資料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