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民俗:“灰”的驅邪逐毒之妙用
欄目分類:玄門講經 發布日期:2017-05-29 瀏覽次數:次
民諺曰:“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現在有些地區每逢二月二還有撒灰囤之俗。清早,天蒙蒙亮,取鍋底的草木灰,在自家門口或院落里撒灰線成數層圓圈,以成糧囤之形,并于糧囤邊上撒成一只登梯,然后“踏”梯“上”囤,在囤子中間放點玉米、小麥、黃豆、谷子或高粱,寓意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資料圖
灰,《說文》解“灰”為“死火余燼”,無疑,指的是物質燃燒后的殘留物。但是,在中國神秘文化體里,灰居然也是用途廣泛的法寶。篤信灰有法力的觀念,其來源大概也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尋溯:古代文獻中,人們播灰作肥、積灰止水或揚灰助戰之類的記載很多。累積之后,是很可能將其功力作超效驗的廣泛化的。
精魄聚積于灰中
此外,遠從先秦以來,就有不少被后世歸為道家者流的人士,都或隱或顯地試圖證明:物體經燃燒成為余燼后,僅僅是形狀的改變,其精魄仍聚積在灰里。依循這種觀念,寓有精魄的灰具有某種法力,也就順理成章了。
過去常把“搓骨揚灰”的動作與“斬盡殺絕“的意圖聯系起來,其本意亦在于精魄在灰中,分撒開后,就可以阻擾其聚合的目的。用灰去祈禱幸福平安的功效就不在這介紹了,我們關心的是灰是怎么驅邪的。
灰被用于驅毒辟邪逐鬼
早在《周禮-秋官》中,即有“赤龍氏掌除墻屋,以蜃炭攻之,以灰灑毒之”及“煙氏掌去無視,焚牡霸,以灰灑之”等制度,就是用灰來攻除蟲富。以后,在宅中撒灰成為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風俗,“驅五毒”、“打灰簸箕”等各種名目,多于夏歷二月初二、五月初五前進行。撒灰時要念咒語,亦有畫灰于地作鳥獸狀的。
傳中的撒灰活動,還由驅逐毒蟲演變為寬泛的驅疫辟邪方術,甚至有夜深人靜時畫灰于道,作弓矢形狀,以求射崇攘災的。有些地方還有給小孩鼻尖上抹鍋灰的習俗,據說也是為了壓邪逐鬼。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