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名揚天下得益于風水?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文/洪國珍
2005年農歷九月廿二日上午巳時9:38,我在李光富師尊安排的一場盛大法事中皈依了武當道門,為全真龍門派第廿五代弟子,李師父賜名“信楠”。
李光富道長和我
從此,我愛上了武當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也開始嘗試探秘武當山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武當大興于明朱棣皇帝,時北建京城,南修武當,皇帝下令不許隨意開山動土,以免破壞武當山靈的風水。其建制仿天宮規模,天宮玉皇大帝宮殿稱為紫霄殿,武當山歷代道總(方丈)住持之處稱為紫霄宮,掌管天下道教,雖然與玉皇有宮殿之別,但在人間己是極高規格了。天下再無第二處宗教場所敢用“紫霄”二字來命名宮殿的。
武當山為何名揚天下
一是得益于紫霄宮的風水福地。
紫霄宮
紫霄宮后面的靠山,山勢高大堅仞,形如展開的旗幟,迎風飄揚,旗桿與旗幟形象逼真,風水學認為,凡山形如旗,主名揚天下,紫霄宮為乾山巽向,乾山高大,主威名遠振,出貴人并壽高,此處當出大徳高道,前面巽方青龍峰回抱至大門中軸線略過,白虎峰環抱之勢略向前伸展,向右退讓,水口前方又起一尖峰似文筆似香爐似印笏前見,又可稱為爐幢寶蓋,主威振八方,香火萬年。有以下典籍為證。
《陽宅集成》對寺廟的風水論述:
寺觀不忌高山長嶺,先要結局寬平,豈怕堂砂空曠,只喜四山朝拱,屏高帳遠,必招徒眾如云,庫疊倉連,定主丈房積富,方丈不怕層層,殿閣偏嫌疊疊,太多神像,僧道必然消散。重開門路,是非常年不息,單獨寒薄,廟冷神凄,獨巷污村,香消物散。
幢幡蓮座擁前,老納當年坐化,仙橋瑞鶴并峙,羽衣白日升天,錢樓香閣,須遠殿檐,近妨縊禍,堆埠石塊,切勿鑿破,恐難貯財,穴后當留余地,而多植竹木,則生徒發旺,山門切忌左開,若右轉入中,則百事通達。
嶺覆垂頭,而印笏前見,道士乃有火居,山如人立,而旁帶缽盂,衲子多出遠游,神壇社廟,喜見黃泉,有爐幢寶蓋,則威振八方,而香火萬年。
二是得益于金頂峰的靈氣:上通星宇,下接地靈。
金頂峰
金頂所在山峰稱為天柱峰,因其上面的主殿是鎦金的,所以稱為金頂。
此山在眾山環抱之中,山峰最高,又稱天柱峰,此處天地造化妙在周圍有72個山峰都呈傾斜之狀,毎個山頭都朝金頂所在的主峰傾斜而拜,故稱72峰朝金頂。
金頂山形似烏龜,頭尾俱全,再經過紫禁城的分割,則一個活靈活現的烏龜展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龜在中國古代被稱為靈龜,因它壽長,其壽可超千年,長期住在地洞里,吸盡天地之靈氣,早晚出來透氣曬殼,又受盡日月之精華,古人算卦時,總是把三個或六個銅錢放進龜殼里揺晃,再擲出來,看其向背數量而分析預測吉兇禍福,乃借助烏龜之靈氣。
靈龜
武當山金頂(天柱峰)的龜形是天造地設,受了幾億萬年的日月精華,天地之靈氣,故古人選此處造金殿,供真武祖師,自然特別靈驗,有求必應。
金頂的金殿坐西朝東,主城門為正南向。
正南午門為正子山午向,北京天安門開五個門洞,此處開三個門洞,中間大門為皇帝專用,文武大臣們走左邊門進出,今天游客通過驗票后皆從左門而進,上圖為右門,僅外觀上與左門一樣大小,但門扇是石頭固定封閉了的,一直沒有開過,這里又隱藏著什么奧妙?
正南門的遠前方有一個獅子滾繡球的山形鎖口
《地理五訣》十個貴穴九個高,氣度軒轅壓百僚,旗鼓貴人分左右,獅象禽星帶衛刀,眠虧案山齊胸下,臨官峰聳透云霄,三吉六秀并天馬,貴如裴度福滔滔。
轉運殿
比處雖山峰高聳,大門前方有此獅子禽星守口,顯示出軒轅壓百僚的磅大氣勢,正南門(午門)近前方有一個突起的山峰,叫青蓮峰,起初建有一個小殿,為天王殿,明朝朱棣皇帝嫌它太低小了,不夠氣派,命重建一個高大的殿堂,取名為轉運殿。
凡來朝拜金頂的香客,拜完真武祖師后,下山時都來轉運殿里轉一周,則將以前的晦氣去除,重新開啟好運。
轉運殿內的空間很小,只有40公分左右,僅容人縮腹側身慢慢地轉出來,當你快到出囗時,有一個道士坐在出口處為您敲一下鏧問道 “出來了嗎”,這時臨出來之人會隨囗答“出來了”。通過一問一答,囗頭禪封,自然就時來運轉了。
轉運殿
天柱峰金頂的風水之高貴,就在于紫禁城選擇于正南門(午門),正前方,近有青蓮峰,遠有獅子山兩重關攔鎖口,居高而不泄,居貴而不傲,廣納天下官貴,名仕大德,心誠悅服,留連往返,愛不思鄉。
武當祈福 歷史悠久
武當山的山靈之氣,決定其風水之吉非一般天下名山所能比,天下九州分五岳,五當山被皇封為太岳,置五岳之上。又稱為太和,古時,若要天下和平,唯有上武當山祈福則天下清吉太平。難怪古人云“三世修得上武當,七世修得住武當”,若有緣能在宮觀特別是紫霄宮和金頂上的皇經堂住上一宿,那可是七世修來的大福氣。
金殿
鑲嵌在柱子上的金磚
據史料記載,當年鑄造金頂上的金殿時,多余一塊金磚,后來把這塊金磚鑲嵌在西南角的柱子上,至今600余年來,仍閃發金光。
飛來鐘在皇經堂的西方山脊上。傳說古時久旱無雨,只要把這個飛來鐘挪一挪動一動,就會下雨。
飛來鐘
太子坡的入口通過彎彎曲曲的延年路方可進去,相傳為真武祖師為太子時,初入山修煉居住的地方。
太子坡的入口
據載,真武祖師是太上老君第81化身,當年老君投胎于當地凈樂國國王之家,為太子,后入山修道而成仙。
太子坡宮殿的4個戶對不安在一道外門頭上,而安在二道內門頭上
太子坡宮殿的門當(石鼓)不緊靠頭道大門,而在大門走廊外且比大門檻低許多
香爐
上面的香爐是大明永樂十四年鑄造。距今600余年,任何一個不起眼的物件,都藏著很多的秘密,都閱盡了人間的滄桑巨變……
武當山的建筑有很多不可思議、難以猜測的地方,有些奧秘需要借助多方面的知識才能真正窺探,這篇文章旨在拋磚引玉,望同志者游覽時留心觀察,把武當山少為人知的好東西展示給有緣人。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