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故事投稿作品《媽祖廟》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澳門地區現存的道觀當中,當中最有影響的是媽閣廟。澳門媽祖廟始建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它是澳門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南國波恬
在400多年以前,葡萄牙人最初登上澳門時,不知道這個優美風景的半島是什么所在,指著媽祖閣問當地人,當地人就說這是媽閣。葡萄牙人以為這個島就叫媽閣,于是稱澳門為MACAU,或稱馬交。媽祖成為第一個作為城市來命名,澳門也成為唯一以媽祖命名的城市。
媽祖廟門和媽祖神像
遇到困難求媽祖 媽祖就會顯靈
媽祖是福建莆田湄洲島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歿于宋雍熙四年(987年),因生前做了許多被世人稱頌的好事,人們敬仰她愛戴她。傳說人們只要遇到危險困難,有求媽祖,媽祖就會顯靈,為人們排擾解難。歷史上皇帝給予30多次的褒封,使媽祖封號從夫人到天后,直到號稱為天上圣母。道教《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稱,太上老君封媽祖為“輔斗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媽祖殿內
媽祖廟的中有傳奇的故事
該廟建在澳門東南方,原稱媽祖閣,俗稱天后廟,坐落背山面海,沿崖建筑,古木參天,風光優美。媽祖廟內保存著許多文物古跡,其中洋船石、海覺石、蝦蟆石被稱為“三奇石”。洋船石上刻有一艘中國古代出洋的三桅海船,上了漆油,顯得色彩鮮艷,形態精致,上書“利涉大川”四個大字, 有"一帆風順"的象征意義。傳說是記載四百多年前一位福建商人,乘船來澳門途中遇到風浪,幸得媽祖相救,轉危為安的故事。
自然風光
整座廟宇包括大殿、石殿、弘仁殿和觀音閣等四幢建筑,石獅鎮門,是一座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廟后的石壁上,有多不勝數的摩崖石刻,是歷代政要名流和文人騷客的手書。
摩崖石刻
農歷三月廿三日為天后生日 香火鼎盛
對于澳門人來說,澳門歷史與大海是有著深深的聯系,而天后誕亦是每年澳門一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每年農歷三月廿三日為天后的生日和每年春節,廟內香火鼎盛, 并舉行大型的文化和祭祀活動,場面相當熱鬧。
香火鼎盛
二零零五年七月十五日,在南非德班市舉行的第二十九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澳門歷史城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媽閣廟及媽閣廟前地成為世界級的澳門景點。
弘仁殿
(騰訊道學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