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莊藥王廟:真人采藥留遺澤 彈指人間已千年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文/劉曰章
藥王廟現存大殿建筑獨特
梭莊藥王廟是章丘境內現存保持完整的唯一一處藥王廟。藥王廟緊鄰文昌閣,在文昌閣的東側,現存大殿一間,坐北朝南,是經過甄選的風水寶地。大殿建筑整體保存完好,屋頂結構是卷棚頂,非常有特色,在各種廟宇中占有的屋頂樣式極為少見(一般卷棚頂結構的屋頂大多用于園林建筑)。
藥王廟大殿(資料圖 圖源:齊魯晚報)
大殿的大門是拱形券門,券頂雕刻有雙枝纏繞的圖案。大門兩側立柱上有精美的浮雕圖案,雕刻手法細膩,朝外的是降龍云圖騰,內側對稱的是吉祥馬圖騰。大殿原先裝飾的石膏板屋頂已經破損,露出了穹頂,全部是非常光滑的石板結構,是廟宇建筑中非常少見的,可謂巧奪天工,獨具匠心。
藥王廟大殿從外側量,東西長度在八米左右,南北寬度在六米左右。從殿內量,東西長度在六米左右,南北寬度在三米左右。也就是說大殿東西墻寬度各一米左右,南北墻寬度各一米半左右?梢哉f,南北墻體全部石質的方石超寬進深在濟南地區也屬罕見,具體用意不明確。
筆者見到村中幾位老人,只要一問這處建筑都知道是藥王廟?墒钱攩柶鹗悄囊荒杲ǖ,無一人知曉。據老人們說,藥王廟以前也沒有見到藥王的石像或雕塑,以前懸掛的是一幅藥王的畫像,在“文革”時期被燒毀了。藥王廟大門開著,人隨意進去觀看。雖然房屋結構比較完整,沒有遭到破壞,但是屋頂上的部分老瓦片被突生出的小樹和雜草撐起來了,需要盡快修復。如果任其下去,真不知哪一天會慢慢毀去,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傳說藥王孫思邈曾來此采藥
筆者多次前往,找到了十多位老人訪談,大家都說傳說藥王孫思邈到處采藥時來過梭莊。后來村里及鄉鄰得到藥王的診治及恩惠后,一直忘不掉,為了紀念藥王的功德,村里百姓及鄉鄰集資合建了這座藥王廟。
藥王孫思邈(資料圖 圖源網絡)
孫思邈,世稱孫真人,后世尊之為藥王,唐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孫家塬人,約生于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101歲。因他少時體弱多病,常請醫生診治,以致耗盡家資,所以從青年時代他就立志以醫為業,為民除病,并刻苦研習岐黃之術。由于醫術嫻熟,遠近求醫者甚多。成年以后,隱居在太白山從事醫書著作及煉丹活動。隋文帝、唐太宗、高宗均曾召他做官,都被他婉言謝絕。
他不慕名利,長期生活在民間,行醫施藥,治病救人。他對民間醫療經驗極為重視,經常不辭辛勞地跋山涉水,不遠千里訪詢;為得一方一法,不惜千金,以求真傳。輾轉于五臺山、太白山、終南山、峨眉山等地,采集藥材、炮制藥物,提煉丹藥,深究藥性。他對民間常見病、多發病、地方病多有研究,救治過許多疑難危重病人。他不僅精于內科,而且兼擅外科、婦科、小兒科、五官科、眼科,并對攝生、食療、針灸、預防、煉丹等都有研究,同時具有廣博的藥物學知識和精湛的針灸技術。
藥王廟曾經作為村衛生所
比較巧合的是,藥王廟對面離著不遠的村衛生所原先就在藥王廟里辦公。據村中老人和衛生所醫師講,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文昌閣上面加蓋的紅磚房、藥王廟及兩側的房子均是學校所在地,前后使用了近三十年。直到1997年初,學校搬遷后,藥王廟及兩側房子空閑,于是在3月1日衛生所遷入藥王廟辦公,兩側房子作為收治病人使用。文昌閣上面的紅磚房一直空閑至今,沒有任何安置措施。到了2006年左右,因為衛生所要進行“四室”達標驗收,藥王廟面積不足,沒法進行分割設置,再加上新衛生所已經建好,隨即遷入新樓內,藥王廟被再次閑置至今。
就在筆者將要離開梭莊時,看到幾位老大娘在搖晃著身子,一會又屈膝下蹲,甚覺好奇。于是上前觀看并忍不住問這是做啥?老大娘們說:“鍛煉一下,我們還經常用手指干梳頭,鼓完腮幫子后扣扣牙!庇謫栠@是跟誰學的?她們說:“藥王唄!甭犞犞,筆者笑了,原來藥王的影響無處不在呀。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