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九仙之鄧郁之 跌坐石壇飛升成仙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在九仙觀約兩里許的山垅中,幾塊巨大的花崗巖堆疊成臺,高約七、八米,臺頂頗平,約有一、二米平方,便于跌坐修持和禮斗朝真,巖體經幾萬年風霜雨雪的侵染,變得黑黝黝的,巖腰橫排斗大楷書石刻“九仙飛升之石”六個大字,在兩側山峰綠蔭襯托下,顯得很有點靈。雖然隨著歷史的滄桑變遷,“九仙飛升之石”六個大字已殘破不堪,然而這里孕育著的一些神話卻仍舊在流傳,相傳,南岳九仙之一的鄧郁之便是在這塊石頭上飛升成仙的。
鄧郁之飛升成仙,空留飄渺云煙
鄧郁之,字玄寂,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縣)人。據說,他在南岳紫蓋峰修道時,偶遇一道人傳授以金鼎火符之術。后來,他就以煉丹出名, 連劉宋的蒼梧王也求他煉丹,宋元徽中(475),詔于岳麓山建上、中、下三道觀給他煉制。因此,鄧郁之應屬于道家丹鼎派。
南岳的道家中傾心于煉丹的人,在鄧郁之的前前后后頗不少,但是很少有像鄧郁之這樣深得帝王信賴的。九仙之中,陳慧度、張曇要就是以煉丹出名的,與鄧郁之同時,尚有一位上清派第八代第子鄧彥達,又名鄧郁(比鄧郁之少了個“之”字,因為這個原因,一些地方史志往往誤為一人),隱居距九仙宮不遠的洞靈臺,辟谷飲水,以食云母屑度日,鄧郁為梁武帝煉過丹。至今洞靈臺右面石壁上,尚刻有漢晉間的三國時道士張元化所撰《還丹賦》,很可能就是鄧彥達或者他的門弟子所刻。不過鄧彥達煉丹成后,梁武帝卻不敢服用,似乎遠不及鄧郁之的受宋明帝劉或和蒼梧王劉昱的信賴,因而也沒有鄧郁之的出名。
鄧郁之在岳麓山為宋蒼梧王煉丹成后,于天監初(502)年遷紫蓋峰九仙宮,天監十八年(519)十二月三十日在九仙宮逝世。人們說他是跌坐于九仙飛升之石上逝去的,因而傳說他是在飛升石上被前面八位高真迎去。三百年后,唐明皇親書賜額鄧郁之修真的宮觀為“紫蓋峰石壇九仙宮”,特意標山這個飛升石壇來。宋徽宗賜號鄧郁之為超真集妙真人。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