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九仙之張如珍 明鏡洞鑒達道升仙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張如珍是南岳九仙中唯—的女仙人。據道家《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載:張如珍真人,居衡岳九真觀。遇神人下降,傳明鏡洞鑒之道,修之九年,能徹視千里,無物可隱,后乃駕云升天。
修道九真觀 經年得道飛升
張如珍是河南新野(今新野縣)人,另說她是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她修道的宮觀是南岳衡山之上的九真觀。據《南岳總勝集》記載:九真觀建于東晉太康年間(280-289),梁朝初年天監張如珍居此修煉,天監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得道飛升。唐開元年間(713-741),司馬承禎入山于觀北一里處結庵修煉。唐乾元三年(760),此觀遭兵火被毀,咸通年間(860-874),王固節重修,時殿宇一新,香火極盛,往來羽流如織。今已不存。
九真觀位于飄渺衡山之中,現已不存
明鏡洞鑒 達道升仙
張如珍修的道和最早來南岳的九仙之一的陳興明相同,屬“明鏡洞鑒”之道。但是,張如珍向人解說“明鏡”之時又有—番說法,她說:“照物理者天電,照物形者鏡也,天之道以清,鏡之休以叫。人能如天清鏡明,心澄明而內外洞朗、則至道成矣。若內役其智,外役其形,心不澄,神不清,則去道遠矣。虛其室則白自生,定其心則道自生,信哉言乎。”
張如珍的明鏡洞鑒之道的基本方法是天人合一,基本思想是法乎自然,內外部無束縛,內外都能朗徹,進入了無為而成的世界,這一點道家老莊之學,儒家正心誠意的中庸之學和佛家的無色無相之學,都在一體追求。說起來,張如珍所說的不要“內役其智,外役其形”,對那些“以心為形役”的拜金主義者和以媚求官的人們也未嘗不是一種棒喝,拜金主義者們顯然是只羨黃湯不羨仙的。
宋重和元年(1118),徽宗趙佶賜號她為令真達道真人,“達道”兩字也頗有見地,概括了她如天清鏡明一般的修道一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