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跡?人跡? 武當山秘跡追蹤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神秘的干草鋪
修行的洞穴
在一次武當古跡的考察中,我們從展旗峰密林穿過,就在離太子洞半里之遙無人出入的山林中,發現了一個僅能容一人棲身的小巖穴。奇怪的是,巖穴里鋪著一層約五六寸厚的干野草。經判斷,第一,它不是野獸的窩。因為這里離人區近,野獸不會選在這里做窩。再者草上沒有野獸臥過的痕跡,且草鋪得整齊,也非野獸所能為。第二,它不是狩獵人和樵夫過夜的地方。因為這里屬文物風景區重點保護范圍,嚴禁獵伐。再說,從這里走出一里多路便是人區,沒有在這里過夜的必要。何況,鋪的野草也無人坐臥的痕跡。判斷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巖穴是道人用來修煉的。
既是道人選此僻靜之處修煉,為什么草鋪好而人不在呢?是這個道人只在夜里才來此練功,清早又把草重新抖松鋪好后又走了?是這個道人選此巖穴后又發現不太理想而另選地方了?是這個道人功夫很高,坐在草上根本壓不著草?這一切都不得而知。這地方確也算得上清修的好地方,可惜我們無緣分常棲于此。一行三人只有裝模作樣坐在里面各照了一張練功照便辭別而去。
不可思議的謝天地巖
謝天地巖
謝天地巖坐落在南巖飛升臺下千仞絕壁上。此處因唐朝有個不知姓名的道人在此修煉,人問話不答,只曰“謝天謝地”而得名。
據說此巖“謝天地”棲息處莫說人不能近,就連野猴也爬不上去。1990年秋,筆者曾約數人從飛升臺繞下去,在與謝天地巖遙相對望的“大鍋大灶”那地方觀察過。
謝天地巖可供人棲身處上下相錯有兩石穴,上者穴小,下者穴大,但二穴皆淺闊。二穴確嵌于千仞絕壁之上。人可觀望處離二穴約有20米,一道陡峭的巖縫將此巖與其它峰巖拉開了間隔。
觀察的結果令人困惑驚異。其一,二穴里皆有厚厚的干草。上穴的草多,足供人睡;下穴的草少,僅可供人坐。因巖壁陡立,山頭的野草無落進巖穴的可能;但這里開闊迎風,隨時飄進的草也必隨時被風吹走。用照相機的長焦鏡頭仔細觀察,還發現,這些干草不是枯腐的草,而僅是三幾個月的陳草。更為奇怪的是,下穴中段穴壁有由下而上煙熏的濃濃煙痕,穴壁根處似還有灰燼。只有用“這是人為的痕跡”才是唯一的說明。
這是古代修煉之士留下的痕跡嗎?顯然不可能。即或認為是幾十年前修煉之士留下的痕跡也不可能。因為,即或是十年八年,風雨的剝蝕也會將那些干草和煙痕拭抹掉的。
是今天的隱修之士又將此處作為自己的棲身之地嗎?這里上臨南巖,面迎七星樹,正是游客往來喧鬧之處,即使是深夜,古神道也偶爾免不了有行人通過,又怎么從來沒聽到過有關傳聞呢?
夜間的神秘老者
仙風道骨
李道長說:1986年我還住在紫霄宮,那是個深秋的夜晚,月色很好,我從屋里出來準備在大殿前練練拳。剛出屋,無意中朝大殿后父母殿望了望,卻發現一件異事:從太子洞后的古林上空飄下一個人來,看不清面孔,卻分明像是個老者。那人身體瘦瘦的,穿的單衣,頭發有五六尺長,身體飄飛的姿態像在水中游泳一樣,雙手斜向前,一腿彎曲,一腿后伸,頭發飄在身下有三四尺。那人圍繞著父母殿飄飛了一周,又靜悄悄地向后山飄飛而去。
事情過了不久,我老家光化薛集有位名叫石頭的八旬老人朝山敬香到我這里,讓我幫他在武當山中查訪一位叫楊爺的道人。我問他楊爺在哪個廟觀,他說楊爺沒住廟觀,在山洞修煉。我問他楊爺在哪個山洞,他說不知道,反正近幾年楊爺有信給他,人還在武當山。我問楊爺在武當山修行有多少年,他說不清,但說總有兩百多年了吧。我問他楊爺現有多大歲數,他掐指排著甲子算算說,到1986年就是268歲。我問他怎么認識楊爺的,石頭老人說:“我爺爺從前在武當山出家,拜楊爺為師,后來還了俗,但還是俗家弟子。我爹也出過家,也認識楊爺。40多年前楊爺到過我們家,我也見過他。那時他到我家,一是不進門,二是不吃飯。他的白頭發有兩丈多長,就在我家門前他把頭發盤成個蒲團坐在上頭打坐。后來走了。走時他說,他一生都不會離開武當山,他能看到我們后來子孫幾代。我相信他還在武當山,因為他總是有個啥信在告訴我。” 這些事該咋解釋?前頭是我親眼見的,后頭是我親耳聽的,孰真孰假,任人自評。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