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有魅力配角:明初高道冷謙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協律郎冷謙
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往往都有其歷史原型。《射雕英雄傳》傳中的丘處機、尹志平等人自不必提,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倚天屠龍記》中的一個極為出彩的配角——冷謙。冷謙與說不得、張中、彭瑩玉、周顛并稱“明教五散人”,冷謙在其中武功最高,人稱“冷臉先生”。他言語不多,從不說半句廢話,雖不熱衷與人打交道,但眼底收盡形形色色,可謂是人如其名:外表孤僻冷傲,內心謙和穩重、古道熱腸,可以算是金庸先生筆下最有魅力的配角了。
與《射雕英雄傳》傳中的丘處機、尹志平等人一樣,歷史中冷謙亦確有其人,為元末明初的著名道士,在道家養生、武術、道樂和書畫上均有極高的造詣。 冷謙,字啟敬,號龍陽子,元代和明朝初年人。他開始的身份是當和尚,與當時還是和尚、后來成為元朝開國元勛的劉秉忠是兄弟,與高僧、臨濟宗的傳人海云禪師是朋友。冷謙早年在浙江活動,后和劉秉忠到山西大同,居南堂寺。1242年,元世祖忽必烈詔海云赴漠北,路經大同時邀劉秉忠和冷謙同往。三人以博學多能,被留在王府,冷謙和劉秉忠同時還俗,操儒業。劉秉忠用為中書平章事,即宰相;冷謙則做文人的事。他與趙孟頫成了好朋友,在浙江霅川,兩人游四明衛王府,參觀青綠山水畫家李思訓的畫,“忽發胸臆效之”,即突發奇想,要仿效學習,冷謙悟性高,不多久,他摹繪幾乎可以亂真,并有所發展。冷謙成了中國名畫家,至今傳世的作品有《蓬萊仙奕圖》和《白岳圖》。
冷謙年歲大了,他又轉為道士。史書說他在淮陽遇到一位“異人”,向他傳授“中黃大丹”,并且把北宋金丹派南宗五祖張伯端的內丹術著作《悟真》送給他閱讀。從此冷謙又成了著名道士。明朝初年,冷謙以道士身份隱居吳山。明太祖聽說他知音樂,善鼓瑟,詔為朝廷的協律郎,幫助朝廷制定高雅的音樂,編排樂舞之制。冷謙寫了兩部音樂著作,一部《太古遺音琴譜》,宋濂作序,已佚;一部《琴聲十六法》,今存。
冷謙晚年習煉丹術,著作有《修齡要旨》,專講祛病健身的,至今還有指導意義。如其中的《導引卻病歌訣》,在導引術中就很著名。導引術,就是現在講的按摩,冷謙是最早的按摩大師!《卻病八則》是講按摩的八種方法,包括“平坐”、“臨臥坐床”、“手捏兩肩”、“并足壁立”、“靜坐閉息”、“覆臥去枕”等,操作性強。如“平坐,以一手握腳指,以一手擦足心赤肉。不計數目,以熱為度,即將腳指略略轉動,左右兩足心更換握擦,倦則少歇。或令人擦之,終不若子擦為佳。此名擦涌泉穴,能除濕氣,固真元。”他還寫了一首《四季卻病歌》,錄此:
春噓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閑。
秋四定收金潤肺,腎吹惟要坎中安。
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長呼脾化餐。
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保神丹。
冷謙生卒不詳,但記載他最早的活動在公元1242年,最后有記載的活動已經到明成祖永樂年間,即使是永樂元年,也是公元1403年,這樣算來,他有文字記載的活動時間是161年。冷謙去世也傳奇色彩很濃,《神異典》和《楚寶》有記載,大體說:冷謙有一個朋友,家里窮得揭不開鍋,向他求助。冷謙說:“我告訴你一個藏寶的地方,但千萬不能多拿啊,夠生活就行了。”朋友答應了。于是,冷謙就在墻壁上畫了一張門,并畫一只白鶴在門邊把守。畫好后,叫朋友敲門。門忽然打開,朋友走進室內,里面堆滿了金銀財寶,原來這里是朝廷的金庫。友人還哪里記得冷謙的話,放肆撈了一把。事情敗露,金庫失竊,追查到冷謙。皇帝大怒,派人捉拿冷謙。冷謙不僅沒逃,還很配合,說“我能遁能飛,一般的刑具奈何不了我,要把我裝“甕”(大缸),并且封蓋,我才跑不掉。”抓捕的人就照著做,冷謙主動“入甕”。他一只腳先進去,然后端端正正坐在缸里。缸放在庭院里。等第二天押解,看缸里,空的,冷謙不知去向。捕吏慌了,連聲呼喊,冷謙在缸里答應。捕吏把缸抬進金鑾殿,,稟告逮捕冷謙的情況。皇帝喊冷謙,果然在缸里答應。皇帝說:“朕赦免你,你出來見朕。”冷謙堅持說:“臣有罪,不敢出!”皇帝大怒,命令左右把甕砸碎,里面沒有人,而對著被砸碎的碎片呼喊,片片都有冷謙回答。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