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真人畫鶴守友 隱身入瓶而仙逝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fā)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shù):次
冷謙為明初道士。生卒年不詳。字啟敬,或曰起敬,道號龍陽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或曰嘉興(今浙江嘉興市)人,或曰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道士行藏不詳,現(xiàn)存記載僅見其從事音樂、繪畫之事。《明史·樂志》載,吳元年(1364),明太祖“置太常司,其屬有協(xié)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謙者,知音,善鼓瑟,以黃冠隱吳山(在今浙江杭州市)。召為協(xié)律郎,令協(xié)樂章聲譜,俾樂生習之!丝颊膹R雅樂,命謙較定音律及編鐘、編罄等器,遂定樂舞之制”。是明代郊廟樂章的奠基者,是明初很有影響的音樂家。
冷謙(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善養(yǎng)生乃明代壽星 著有《修齡要旨》
洪武初以善音律仕為太常協(xié)律郎。相傳元末以滿百歲,卒于明永樂年間。善養(yǎng)生。著《修齡要旨》,是明代一部內(nèi)容豐富的氣功與養(yǎng)生保健專書。有運動健身法,屬坐功類,共八段:一閉目冥心坐;二鳴天鼓;三撼天柱;四赤龍攪水津;五搓手熱;六背摩后精門;七左右轱轆轉;八攀足頻。
初為僧人 后與友人一起還俗事儒
冷謙初為僧人,但非常博學,精通《易經(jīng)》,尤其是對邵雍的先天象數(shù)學有很深的研究,對于天文、地理、律歷以至方書百家的學問也都非常熟悉。他與當時辭官隱居武安山為僧的劉秉忠以及海云禪師等人是至交好友,經(jīng)常在一起云游。元朝中統(tǒng)初年,元世祖召見海云禪師,冷謙與劉秉忠被邀同往。劉秉忠因召對稱旨,被留藩邸。至元初,秉忠拜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冷謙與劉秉忠一樣還俗,從事儒業(yè)。
描摹之畫酷似原作 擅長丹青名噪當時
他在浙江省的雪溪居住時,與趙孟頫到曾經(jīng)被宋理宗封為會稽郡王的宰相史彌遠家游覽,發(fā)現(xiàn)唐開元時的武衛(wèi)士將軍李思訓的一幅山水畫,非常羨慕,決意描摹。不出月余,所畫山水酷似原作,幾乎可以亂真。其筆法傅彩,比原作更加纖細,神奇幻出。從此,冷謙以擅長丹青名噪當時。尚存的傳世名畫有《蓬萊仙弈圖》,圖后有張三豐題識;《白岳圖》,圖上有作者題詩并記和劉基的詩、張居正的贊。
遇異人傳授中黃大丹 近百歲仍鶴發(fā)童顏
冷謙居淮陰,遇到一位道士,向他傳授中黃大丹,并出示張伯端的《悟真》一書。冷謙閱后,深悟其旨,視同己出。從此冷謙又以黃冠名世。至正末年,冷謙年近百歲,鶴發(fā)童顏,隱居吳山,仍能為人采藥治病。
善鼓瑟知音律 明代有名的音樂家
明朝建立,太祖朱元璋銳志雅樂,得知冷謙“知音,善鼓瑟”,召來朝廷,與陶凱等人“相與究切厘定”。并設太常司,屬下有協(xié)律郎等官職,冷謙被授太常博士,領協(xié)律郎職負責考定樂律。曾著《太古遺音》琴譜一卷,宋濂為之作序,書已佚;又著《琴聲十六法》,今存。
傳奇事跡:畫鶴守友 隱身入瓶而仙逝
關于冷謙去世有傳奇色彩:傳說他遭“畫鶴之誣,隱壁仙逝”。
明清間傳冷謙神異事甚多。相傳他的一個朋友很貧窮,請求幫助。冷謙說:“我告訴你去一個地方,里面有百寶,但切忌多取!闭f罷用手在墻壁上畫一扇門,白鶴守。然后叫朋友敲門,門忽然自動開啟。那朋友入室后,滿屋金銀珠寶,原來是宮廷的一座金庫。那朋友見寶眼開,放肆地取走了一大包。后來事發(fā)被查,官差逮捕冷謙,冷謙使一隱身術藏入瓶中,捕史抱著瓶子向皇帝交差。皇帝說:“你出來,朕不殺你。”冷謙說:“臣有罪,不敢出!被实鄞笈,將瓶子摔得粉碎。奇怪的是并不見冷謙,但瓶子的碎片片片有冷謙答話的聲音。
冷謙的人生軌跡,開始習儒,繼而為僧,又棄釋業(yè)儒,最后為道、為吏,況且,每一行他都做出了成績,堪稱儒、釋、道學兼博。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