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備于理:“人體器官養護”訣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18 瀏覽次數:次
周履靖“人體器官養護”訣
齒乃骨之余,頻叩以宜骨氣。
發乃血之余,一日一梳活血氣。
耳乃腎之余,頻揉以補腎氣。
頂乃髓之余,善固以暖髓。
爪乃筋之余,勿剪以全筋氣。
語乃氣之余,少語以養氣。
注釋
○齒:牙齒。骨:指人體的骨骼。余:延伸、聯通的端末。頻叩:經常叩擊牙齒。骨氣:骨骼的精氣與靈氣,與人的腎氣、精氣相通,骨性堅強,骨氣剛直,是支持人的身心的剛強之氣。中醫學認為,腎主骨,生髓,髓藏于骨中。人腎衰髓虧,則腰腿骨不直,不能久立。
○發:頭發。這里代指人體的各種須毛,如胡須、汗毛、腋毛、陰毛等。血氣:血氣:血脈和氣脈。詳細解釋參閱本書第一章《〈黃帝內經〉“人生百年經”》相關注釋。
○耳:耳朵。腎氣:腎臟的精氣。詳細解釋參閱本書第一章《〈黃帝內經〉“人生百年經”》相關注釋。
○頂:頭頂;頭顱。這里包括大腦的組織細胞。中醫認為:腦為髓海,腎主精生髓。
○爪:這里指手指甲、腳指甲。筋氣:筋的精微之氣。筋,就是肌腱,,附于骨節的叫筋,包于肌腱外的叫筋膜。編者按:說剪指甲耗傷筋氣,這是否具有科學道理,尚待生理學家進一步研究,但不修剪指甲恐怕是不可能的。
指甲是筋脈聯通的末端
譯文
牙齒是骨骼聯通的器官,經常叩齒可以補益骨氣。
頭發是血液聯通的器官,天天梳理可以活絡血氣。
耳朵是腎臟聯通的器官,經常揉捏可以補養腎氣。
頭腦是精髓聯通的器官,善于保護可以暖和髓氣。
指甲是筋脈聯通的末端,保全指甲可以保全筋氣。
話語是元氣聯通的表現,減少說話可以保養元氣。
養生旨要
周履靖是位有名的養生學家,著有《益齡單》一書,向為后世中醫和養生家所重視。這首“養六余”口訣,指出了人體內外有關組織器官的關系,這對我們通過某一一組織(器官)的外表狀態,了解另一組織(器官)的內在情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另外,口訣中還介紹了各個組織(器官)的性能特征和保健措施,也是值得關注和借鑒的。
周履靖還有“忌六久”口訣、“睡覺宜忌歌”等也是廣為傳誦的,參閱本書有關章節所錄。
本文由騰訊道學根據《中華養生通鑒》(寧業高編著)整理發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安徽省大別山文化研究院編印。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