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當前位置:主頁 > 武當文化 > 丹道修煉 >

    劉一明金丹返還之道:逆運先天之氣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fā)布日期:2017-05-13   瀏覽次數(shù):

    文/劉寧

    劉一明是清乾嘉年間活動于陜、甘、寧一帶的著名道士,龍門派的第十一代傳人。他在當時也是一位在理論上頗有創(chuàng)造性的道教理論家,他所闡述的先天真一之氣理論是其理論體系中最具獨創(chuàng)性的理論亮點。他用“先天真一之氣”來說明道產(chǎn)生天地萬物和人的機制和過程,同時還用它來闡釋金丹修煉的機制和原理,較好地解答了傳統(tǒng)道教中一些尚未完全厘清的理論問題,在一定程度推動了道教理論的發(fā)展。那么劉一明所謂“先天真一之氣”究竟是什么?先天真一之氣在天地萬物和人的產(chǎn)生、存在中起著什么樣的作用?金丹修煉與先天真一之氣的關(guān)系又是怎樣的?本文以下就此加以討論。

    劉一明金丹返還之道:逆運先天之氣

    太極生兩儀(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一、什么是“先天真一之氣”?

    “先天真一之氣”是劉一明在道與天地萬物之間所設(shè)定的一個中介。當然,在道與萬物之間存在中介的思想并不是劉一明的創(chuàng)造,而是道家的一貫主張。事實上,當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1]時,就已經(jīng)表明了這個中介的存在。雖然老子在這句話后繼續(xù)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2],似乎在把“氣”看作是這個中介的意思,但并未作出明確的陳述。倒是后來的莊子提出了氣是組成萬事萬物的基本要素的思想,他把包括人在內(nèi)的萬事萬物的生滅變化看成是氣之聚散離合的結(jié)果。例如他在《知北游》中就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3]但莊子處,道與氣的關(guān)系是并列還是從屬不很明確。在道教后世的著述中,把氣作為由道生萬物的中介的思想時有出現(xiàn),如唐宋時所出的《上方大洞真元妙經(jīng)圖》就說:“茫茫大道,運真一元陽之氣,其氣無窮,無所不通,故為萬物之宗。”[4]“天地人資天地真元一氣之中以生成長養(yǎng)。”[5]在此,真一元陽之氣作為道與萬物之中介的思想已具雛形。自內(nèi)丹學興起后,精、氣、神作為內(nèi)丹之上藥三品被充分重視,但將“氣”單列出來作為精、氣、神之根本,而又為道與天地人之化生中介的思想雖時有所見,然未曾充分展示。劉一明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更明確地提出且系統(tǒng)、全面闡述了“先天真一之氣”是道化生萬物的中間環(huán)節(jié)的思想。

    劉一明所謂的“先天真一之氣”究竟是一種什么性質(zhì)的東西呢?他在《修真后辨·先天真一之氣》中說:“緣督子曰:‘先天之氣自虛無中來’。悟真云:‘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chǎn)陰陽’。道光云:‘有物先天地,無名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此皆言先天之氣,為生物之祖氣,乃自虛無中來,為萬象之主,天地之宗。無形無象,無聲無臭,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然雖無形而能生形,無象而能生象。……先天真一之氣,是生物之祖氣,是鴻蒙未判之始氣,是混沌初分之靈根。,……夫先天真一之氣,是混元祖氣,生天生地生人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動靜如一,陰陽混成。在先天而生乎陰陽;在后天而藏乎陰陽。”[6]在《百字碑注》又說先天真一之氣,“此氣非色非空,無形無象,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不可形容”[7]。總之,“先天真一之氣”就是那個既不是道又不是物,無形無象,無處不在,并能化生萬物的那個“氣”。

    從以上劉一明的闡述中可以看出,他給“先天真一之氣”規(guī)定如下的性質(zhì)和內(nèi)涵:第一,先天真一之氣源于道,本于道。劉一明的宇宙觀中,既有宇宙生成論、構(gòu)成論的思想,又有本體論的意味。因而先天真一之氣與道的關(guān)系亦體現(xiàn)出兩層:其一,從發(fā)生學角度看:“先天真一之氣”自虛無中來。虛無即道,先天真一之氣源于道,是道的直接派生物,故其雖非本始,而最接近本始。其二,從本體論看:道和先天真一之氣的關(guān)系是體和用的關(guān)系,“虛無為體,一氣為用,體用如一,兩也,四也,八也,萬也,皆在虛無一氣中運用”[8]。即道或無極皆靠此先天真一之氣的發(fā)用,最后才成就其為兩儀、四象、八卦和萬物的。第二,兆質(zhì)無形。“先天真一之氣”是“鴻蒙未判之始氣,混沌初分之靈根”,即當天地陰陽未分而將分時之原始氣團,是萬有始兆形象而實無形象之混沌物,故其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無形無象,無聲無臭,非色非空。第三,此氣乃萬物之生機,至虛至靈,活活潑潑的,其中蘊藏著無限旺盛的生命力,故“至虛而含至實,至無而含至有”,天地、陰陽、萬物,終究由它創(chuàng)造出來。

    二、先天真一之氣在天地人的產(chǎn)生、存在中的作用

    先看先天真一之氣在天地萬物產(chǎn)生中的作用。

    劉一明根據(jù)《易經(jīng)》:“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9]和周敦頤《太極圖說》:“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10]的思想,從而推斷出“先天真一之氣”與“太極”具有同一性的結(jié)論,也可以說“先天真一之氣”就存在于“太極”之中。他說:“太極者,萬化之根本,生物之祖氣。有此太極,方有陰陽,方有四象,方有八卦,方有六十四卦。若無太極,陰陽于何而出,四象于何而生,八卦于何而列,六十四卦于何而行。”[11]在劉一明看來,太極之所以能生出陰陽、四象、八卦,就是因為其中含有充滿無限活力的先天真一之氣。他說:“但此虛無太極,不是死的,乃是活的,其中有一點生機藏焉。此機名曰先天真一之氣,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虛無中含此一氣,不有不無,非色非空,活活潑潑的,,萬象變動于此而出矣。”[12]至于先天真一之氣化生萬物的過程則可以根據(jù)《易經(jīng)》揭示的那種規(guī)律來理解。劉一明說:“虛無(太極)中即有一點生機在內(nèi),是太極含一氣。一自虛無兆質(zhì)矣。一氣即兆質(zhì),不能無動靜。動為陰,靜為陽,是動靜生于一氣。兩儀因此一氣開根也。既在動靜,動極而靜,靜極而動,性情精神于此而寓之,是兩儀生四象。四象不離二體也。既有性情精神之四象,四象各在動靜,是四象生八卦矣。八卦互相生克,為子孫,六十四卦于此而生。萬象變動于此而出矣。”[13]

    再來看“先天真一之氣”在人產(chǎn)生、存在中的作用。

    從人生歷程看:劉一明把人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胎中、嬰孩、成人三個時期。劉一明認為,人體是在先天真一之氣的作用下產(chǎn)生出來的。他說:“人當父母未生身以前,男女陰陽二氣交感之時,杳冥之中有一點生機自虛無中來,所謂先天真一之祖氣者是也。此氣入于精血之內(nèi),陶熔精血,混而為一,無形而即生形,無質(zhì)而即生質(zhì),內(nèi)而五臟六腑,外而五官百骸,變之化之,皆自然而成全,雖懷胎之婦亦莫知其所以然也。后學不知此理,或疑人在胎中,臍帶通于母氣,母呼亦呼,母吸亦吸,漸次變化成形者,非也。夫呼吸之氣乃后天之氣,后天之氣焉能變化精血而能成形?況呼吸之氣焉能入于胞胎之中?殊不知母胎中只有先天一點祖氣,渾渾淪淪,始而凝胎,繼而養(yǎng)胎,終而全胎。始之終之,皆此祖氣成就之,別無加雜。”[14]在此,劉一明明確將先天真一之氣作為人產(chǎn)生和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內(nèi)在推動力。當然,發(fā)育過程亦是先天轉(zhuǎn)為后天,先天真一之氣漸失漸衰的過程。故受氣之初的胎兒狀態(tài)就是先天真一之氣主事的杳杳冥冥、與道合一的虛無狀態(tài)。胎兒雖有人形但無人道,然而卻是自然之天道的體現(xiàn),正是修道者所當復歸的境界。所以劉一明說:“當斯時也,雖有人形而無人道,天地萬物、水火刀兵,俱不能傷。七情六欲,五賊四相,俱不能近。究到實處,只一虛空而已。古仙教人修道,返于父母未生身以前面目者,即返于虛空之境,而無聲無臭也。無聲無臭即是無極。無極者,無之極,即是一無而已”[15]。

    從人身結(jié)構(gòu)形態(tài)看,劉一明繼承了道教以精氣神為人身三大基本構(gòu)成要素的人體結(jié)構(gòu)觀。其異于其他道教學者的突出特點就是將精氣神明確劃分先天和后天。在劉一明看來,后天精氣神就是交感精、呼吸氣、思慮神。后天精氣神之根源在于先天精氣神,而先天精氣神又本源于先天真一之氣。

    先天精氣神究竟是什么呢?劉一明說:“紫清翁云:‘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是即所謂元精元氣元神也。’精氣神而曰元,是本來之物。人未有此身,先有此物,而后無形生形,無質(zhì)生質(zhì),乃從父母未交之時而來者。方交之時,父精未施,母血未包,情合意投,其中杳冥有物,隔礙潛通,混而為一,氤氳不散,既而精泄血受,精血相融,借此一點之真,變化成形,已有精氣神寓于形內(nèi)。雖名為三,其實是一。一者混元之義,三者分靈之謂;一是體,三是用。蓋混元之體,純一不雜為精,融通血脈為氣,虛靈活動為神。三而一,一而三。所謂上藥三品者,用也;所謂具足圓成者體也。”[16]此處所謂“三而一,一而三”,一指先天真一之氣,三指先天精氣神。可知,先天精氣神是來源于先天真一之氣,產(chǎn)生于人生身之前,無形無象,杳杳冥冥,對人體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們不僅通過后天精氣神的產(chǎn)生而與之共同作用形成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而且人體各種功能活動的維持亦有賴它們的作用。如果失去了先天精氣神的作用,臟腑百骸無以滋潤,人亦不可能再生存下去,修道成仙也就只能是空想。

    三、金丹與先天真一之氣

    按照劉一明的認識,金丹就是先天真一之氣。何謂金丹?劉一明說:“夫所謂金丹者,金取其堅剛不壞之義;丹取其圓成無虧之義。堅剛圓成,故名金丹,即本來先天真一之靈氣,一名生物之祖氣,一名先天靈根,一名元始寶珠,總而言之真靈至精之氣”[17]。可見劉一明所理解的金丹應是人之先天真一之氣。對于金丹的概念,劉一明在《周易闡真》中進行了更明確具體的闡釋,他說:“悟真曰:道自虛無生一氣,再從一氣產(chǎn)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張,所謂虛無一氣者,乃天地之根,陰陽之宗,萬物之祖,即金丹是也。世人不知金丹是何物事。皆于一身有形有象處猜量。或以為金石煅煉而成;或以為男女氣血而結(jié);或以為心腎相交而凝;或以為精神相聚而有;或以為在丹田氣海;或以為在兩腎中間。如此等類,不可枚舉,皆是拋磚弄瓦,認假作真。故學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殊不知金者,堅久不壞之義;丹者,圓明無虧之義。丹即本來先天真一之氣,此氣經(jīng)火煅煉歷劫不壞,故謂金丹。是丹也,至無而含至有,至虛而含至實,無形無象,先天而立其體,后天而發(fā)其用,不可以識識,擬之則失,議之則非,古人強圖之以o,強名之曰道,曰虛無,曰先天一氣,曰無極,曰太極。曰道者,無名之名也;曰虛無無極者,自未生物時言之;曰太極一氣者,自方生物時言之。其實虛無一氣、無極、太極總是道之一個物事,非有二件,這個物事,即是金丹。”[18]

    從上述論述可以看出:劉一明的宇宙論與金丹修煉論是互相呼應的,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劉一明既為宗教修行家又是宗教理論家的特點;體現(xiàn)了其宗教理論與宗教修行“知行合一”的特色,宇宙論服務并指導著宗教修行及其體驗;而宗教修煉的體驗又是其宗教理論的最終來源和歸宿。先天真一之氣作為道化生天地人的中介,也是金丹修煉返還之道的必由之路。然而金丹有大丹有還丹。還丹系上藥三品先天精氣神三合為一之景象。此景象呈現(xiàn)標志著先天真一之氣的復歸;大丹是還丹之后的“打破虛空”的景象,大丹的修煉完成標志著復歸于道。

    劉一明還用“先天真一之氣”理論闡述了內(nèi)丹學中至為神秘的玄關(guān)一竅。玄關(guān)一竅也叫元關(guān)一竅,是宋元內(nèi)丹學興起以來諸家所強調(diào)的一大秘要,意謂煉丹中最為玄妙、緊要的關(guān)竅。諸家對玄關(guān)一竅的認識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強調(diào)它為身體中的某一個具體部位,如上、中、下三丹田等,并認為其為修煉之關(guān)鍵所在;另一種是從心意著眼,不與身體的特定部位聯(lián)系,而以元神、虛無、中等為玄關(guān)一竅。劉一明的認識傾向于后一種。那么他到底是怎樣來認識玄關(guān)一竅及其在修煉中的作用呢?劉一明說:“玄關(guān)者,至玄至妙之關(guān)口,又名生死戶,生殺室,天人界,刑德門,有無竅,神氣穴,虛實地,十字路,等等異名,無非形容此一竅耳。愚人不知,或以心下腎上處為玄關(guān),或以臍心為玄關(guān)。或以尾閭為玄關(guān),或以夾脊雙關(guān)為玄關(guān),凡此皆非玄關(guān)。蓋玄關(guān)無定位,若有定位,即非玄關(guān)……。至今與大眾分明指出,玄關(guān)在恍惚杳冥之間,有無相入之際……”[19]。“夫元關(guān)者,無形無象,豈有定位,不色不空,焉有方所,若以方所定位目之,則為有形有象之物,即不得名為元關(guān)矣。蓋此竅不著于幻身,亦不離乎幻身者。不著于幻身者,非一切有形之物;不離乎幻身者,非可于身外求也,既非身外物,又非身內(nèi)物,則必有不內(nèi)不外者存,是特有天機焉,故經(jīng)云: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乃生天地生人之孔竅,成圣成佛成仙之家鄉(xiāng),安爐立鼎在此,采藥烹煉在此,結(jié)丹在此,脫丹在此,有為在此,無為在此,始終功用總在此。但此竅在四大不著之處,在寂寥虛無之境,有意求之不可,無心求之不得。修行人須要將此一竅,先當追求,真知灼見,方可下手采取天寶。若不知此竅,縱辛勤千般,勞苦萬狀,終無進益處。”[20]可見劉一明所說的玄關(guān)一竅并非身體的某一部位,它不在身中,但又不離乎身,是人性命之根,真性之源。而且劉一明認為,金丹修煉之氣以離不開玄關(guān)一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玄關(guān)一竅是先天之物即先天元精元氣元神和先天真一之氣的所在之處。劉一明認為玄關(guān)一竅“乃生天生地生人之孔竅,成圣成佛成仙之家鄉(xiāng)”,而先天真一之氣“通天徹地,為圣為賢,成仙作佛,皆出于此”。可知“玄關(guān)一竅”和“先天真一之氣”二者系異名同謂。不過玄關(guān)一竅著重從修煉角度上講,先天真一之氣著重從宇宙論角度講。玄關(guān)一竅一旦開顯即出現(xiàn)元精、元氣、元神三者合一之“天人合發(fā)”的景象,此景象標志著先天真一之氣的復歸。

    四、先天真一之氣與金丹修煉的返還之道

    既然金丹就是先天真一之氣,而先天真一之氣在后天又被后天之陰所遮蔽,所以金丹修煉的過程也就是找出先天真一之氣并使其發(fā)揮作用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必然是從后天精氣神入手返回到先天精氣神,再由先天精氣神返回到先天真一之氣結(jié)成還丹,進而返道,成就大丹。這個過程必然與由道到先天真一之所再到人的化生過程相反。可以說“順則生人,逆則成丹”的原理在劉一明這里得到了最合理的解釋。在內(nèi)丹學中,對返還說的具體討論肇始于陳摶,其提出無極圖,并具體提出和闡述了煉丹的幾個基本步驟和“順則成人,逆則成丹”的理論。劉一明則繼承了傳統(tǒng)內(nèi)丹學的這種思想,把返還之法作為修道的一個根本原則。他說:“修真之道,返還之道也。返者,我已去而又來之謂;還者,陽已失而復得之義。是于純陰之內(nèi),而返還其本來真陽也。”[21]對此,他進一步解釋道:“問曰:先天后天陰陽各有分界,何以又云后天中返先天?答曰:先天一破生出后天陰陽;而后天陰陽一動一靜,其中又生先天。圣人于此后天中采取所生一點先天之氣,逆而運之,返本還元,復全太極之體,故曰還丹。”[22]

    劉一明的返還之道具體來說又可以分為兩個大的層次或階段,第一,自后天精氣神追攝先天精氣神。后天精氣神即交感之精、呼吸之氣和思慮之神,它們產(chǎn)生于先天精氣神,修道就是要將后天精氣神返歸于先天精氣神,以使人之精氣神不致喪失。第二,由精氣神返于先天真一之氣與道,即由元精元氣和元神三合為一返歸真一之氣與道。于此可知,返還之道的最終歸宿處在道,而返還于先天真一之氣是其必經(jīng)之關(guān)口,此為劉一明最重視,著力最多的環(huán)節(jié)。

    修道之所以要運用后天返先天的方法,是因為道教認為道是天地萬物之本原,亦是天地萬物最自然、最合理的狀態(tài)。對人來說,道產(chǎn)生先天精氣神,先天精氣神又化生后天精氣神,從而人得以產(chǎn)生,而先天精氣神又是人產(chǎn)生存在之基元,亦是人之本真體現(xiàn),最符合人的存在狀態(tài)。所以修道最根本的就是要恢復人的先天本真狀態(tài),以使人能與道合真,長生成仙。劉一明繼承了道教的這一傳統(tǒng)思想,但它作出了更明確的說明。如前所述,他認為:道產(chǎn)生先天真一之氣,先天真一之氣化生元神元氣元精,無神元氣元精又為化生交感精、呼吸氣和思慮神提供理則和動力,從而人得以化生。但在這過程中,先天精氣神則由原初的主體地位退居次要地位,后天主事,先天本真被遮蔽,從而使人產(chǎn)生種種苦痛和煩惱,并最終因先天精氣神的耗竭而死亡,變成游魂野鬼。要改變這一悲慘局面,惟有修道,從后天返先天,使后天退位,恢復先天的主導地位,使人回到本真狀態(tài),擺脫塵世的煩惱,超越生死輪回,成就金丹,與道合真,與天地同在。

    綜上,“先天真一之氣”在劉一明的理論體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中介、過渡、聯(lián)結(jié)作用。從宇宙論、本體論角度看,先天真一之氣是道與天地人的中介。借助中介,劉一明打通了一與多,本體與現(xiàn)象,源與流,先天與后天,無限與有限,無相與有相等對立范疇的理論鴻溝;從修煉論看,先天真一之氣即還丹,此為修行中有為到無為,修命到修性,漸修到頓悟,后天返先天等修行程序找到了一個過渡環(huán)節(jié);從教、行關(guān)系來看,先天真一之氣是宇宙化生萬物的中介,同時又是修行過程中的由人成仙,由凡轉(zhuǎn)圣,化假成真的過渡平臺。由此,劉一明解行相應、知行合一的宗教理論特色得以體現(xiàn)。總之,先天真一之氣“四通八達”,不離一切“相”,不著一切“相”。賴此概念的確立,劉一明在道教理論史上獨樹一幟,被公認為有清一代之高道,道教理論之一代大家。

    注釋:

    [1][2]《道德經(jīng)》,第四十章。

    [3]《莊子·知北游》。

    [4][5]《正統(tǒng)道藏》,第11冊,8550、8551頁。

    [6][16]《修真后辨》,載《藏外道書》,第8冊,496到497、495頁。

    [7]《百字碑注》,載《藏外道書》,第8冊,436頁。

    [8][11][12][13][18]《周易闡真》,載《藏外道書》,第8冊,17頁。

    [9]《周易·系辭》。

    [10]周敦頤:《太極圖說》。

    [14][15][19][21]《象言破疑》,載《藏外道書》,第8冊,176、176、185、181頁。

    [17]《通關(guān)文》,載《藏外道書》,第8冊,256到257頁。

    [20][22]《修真辨難》,《藏外道書》,第8冊,507到508、471頁。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

    相關(guān)熱詞:

    熱門關(guān)鍵詞
    金剛長壽功
    道教醫(yī)學 道教資訊 武當特產(chǎn) 養(yǎng)生知識 武當文化 武當影像 武當旅游 武當功夫

    国产黑丝一区二区,成年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高清,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男男|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结合| 欧美人禽猛交乱配|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首页| 91精东果冻蜜桃星空麻豆| 毛片女人毛片一级毛片毛片| 国产高清美女**毛片|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又硬又粗进去好爽免费| 中国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jzzjzzjzz日本| 永久免费无内鬼放心开车|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igao视频|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色综七七久久成人影|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你懂得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欧美午夜春性猛交xxxx| 国产帅男男gay网站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麻豆系列| 精品国产线拍大陆久久尤物| 天天摸天天摸色综合舒服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饯|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你懂的网址免费国产| 无遮挡1000部拍拍拍免费凤凰| 最新孕妇孕交视频|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下载视频免费|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国产专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