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大文豪蘇東坡的養生奧秘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09 瀏覽次數:次
蘇東坡養生說
原文見《東坡志林》卷一:“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當腹空時,即便入室;不拘晝夜,坐臥自便;惟在攝身,使如木偶。……又用佛語,及老聃語,視鼻端白,數出入息,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數至數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兀音屋)與虛空等,不煩禁制,自然不動;數至數千,或不能數,則有一法,其名曰隨,與息俱出,復與俱人;或覺此息,從毛竅中,八萬四千,云蒸霧散。無始以來,諸病自除,諸障漸滅,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時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盡于此。”
蘇東坡
解讀:合理飲食 運動健體 靜功養心
注意養生的人,食物要有節制,必須等到腹中覺得饑餓時,才可以進食,尚未吃得十分飽滿,就應當停止;每餐后宜到室外空曠地方自由自在的散步些時,使腹中的食物大部分都消化了,此時就回到房里去準備做靜功;不論是白天或是夜晚,也不論用坐式或用臥式,聽各人自便;只要管住自己身體不讓它動搖,像木頭人一樣,就算合法。身體已經安置好了,即照佛家所說的法門和老子所講的工夫合起來做,用兩眼觀看自己的鼻尖,并同時用意數鼻中呼吸出入的次數,要訣貴在勿忘與勿助,“勿忘”就是“綿綿若存”,“勿助”就是“用之不勤”。普通數息法,若數出息即不數入息,若數入息即不數出息,一呼一吸,只算一次,不能算兩次,數到幾百次以后,心中寂然如虛空。身體兀然如山石,不需要勉強去禁止和制伏它,身心二者自然都安靜而不動了。數到幾千次以后,或無力再數下去,此時另有一個法子應付,叫做“隨”字訣,當息出時,心也隨它同出,當息入時,心也隨它同入,有時或感覺這個息似云霧蒸發散布于周身無數的毛孔中(原文“八萬四千”是形容身上毛竅之多,不是實在的數字),不由鼻孔出入。工夫做到這樣地步,久遠以來的各種病苦和障礙,都能夠逐漸滅除,心里也就自然明白而開悟了;譬如瞎子,此時忽然眼睛透亮,自己能夠看見道路,用不著再求他人指引了。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