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高壽 姜子牙垂釣養心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09 瀏覽次數:次
姜子牙,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史稱呂尚、姜太公。東海上人(今河南許昌)。生活于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初年。姜子牙早年事運不濟,年逾古稀時才華還未得以施展。他聽說周文王禮賢下士,尊重人才,便刻意到渭水之濱(今寶雞市溪鄉釣魚臺)垂釣養志,期待文王尋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于,在他80歲那年,周文王訪到了他,拜為丞相。姜子牙輔佐周文王安邦治國,發展生產,伐紂滅商,建立西周。
姜子牙
97歲高壽 垂釣養生
據史載,姜子牙80歲時被周文王起用,拜為丞相,享年97歲。說起姜子牙的高壽,不能不談起他的垂釣養生。現代醫學證明,姜子牙獨特的垂釣愛好對他的養生至少有三點好處。
一是健身
江河之濱,草木蔥綠,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垂釣之際,坐立不動,松動筋骨,按摩臟腑,沐浴身軀,體增活力。現代醫學還證明,垂釣的湖濱、溪畔、河旁空氣中含有較多負氧離子,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而環境清幽也使人心曠神怡。長時間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天人合一,有利于機體的新陳代謝,特別是有利于改善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生態功能。
二是養性
姜子牙釣魚不用餌,名為釣魚,實為養性。觀標聚神,細察漣漪,專心致志,眺遠處之濤奔,聞近林之鳥鳴,心平氣靜,修養真性。普通人垂釣千方百計要多釣魚,釣大魚,而姜子牙卻直鉤無餌,靜觀魚群繞鉤而樂,一池清波,兩岸翠柳,幾聲鳥鳴,大自然的清新陶冶著他的情志。
三是固志
姜子牙八十而不得志,不但不心灰意冷,依然以垂釣磨其性,固其志,溫韜略,煉雄才,終有所得。難怪詩圣杜甫有“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之佳句贊嘆姜太公垂釣之舉。姜子牙在垂釣中還磨煉了自己的毅力和耐性,使他養成了謀大業不求功名利祿的胸懷,從而以豁達、寬容、仁和迎來他的健康長壽。由于他心誠志堅,終被周文王重用,輔佐周文王建立周王朝。
動靜結合 修身養性
可見,釣魚不僅是消遣性的雅趣活動,還是一種有益身心健康的體育鍛煉呢。清晨傍晚,在江邊湖畔、河旁海濱凝神垂釣,既可呼吸新鮮空氣,排除雜念,又可培養耐力和反應能力,可謂養心益神又健身。還可以陶冶性情,培養穩健的性格,克服急躁輕浮,具有修身養性的作用。春天垂釣對高血壓、神經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患者也有較好的療效。
至于姜太公垂釣雖無餌,但拋鉤觀浮,一覽群魚繞直鉤而過,再抬竿提線另拋,這一起一立、一提一拋,正好使四肢、手腕、脊柱得到了全面的活動伸展,起到了舒筋活血的作用。而靜觀魚兒繞鉤時則全神貫注、屏氣凝神,兩者一動一靜,動靜相兼,是運動平衡的統一。
從此,“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故事流傳千古,為后人贊嘆。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