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樂宮:煩惱與極樂
欄目分類:武當景點 發布日期:2018-08-02 瀏覽次數:次
凈樂宮修建在山門外正代表著山外的世界,即我們生活的世界,本來是清凈、安樂的人間樂土。 我們來到這個人世上,從眼睛睜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打量這個世界。我們所看見的景象,始終只是我們的心靈所照見的景象。每個人都對世界、宇宙有一個反映,而這一反
凈樂宮修建在山門外正代表著山外的世界,即我們生活的世界,本來是清凈、安樂的人間樂土。
我們來到這個人世上,從眼睛睜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打量這個世界。我們所看見的景象,始終只是我們的心靈所照見的景象。每個人都對世界、宇宙有一個反映,而這一反映是建立在自己的念頭之上的,當我們高興的時候,看人看物無不美滿,當我們失意的時候,人、物又都充滿缺陷。
我們衡量人、事、物的尺度,其實是自己心中早有的成見。我們只有時時刻刻去反省自己,把握自己的心念,隨時升起的是包容的、善意的心,你自然就生活在安樂的世界里。
東神道的第一個景點是建造在山門(“治世玄岳”古山門)外的凈樂宮,是進武當的第一宮,富麗堂皇,規模浩大,儼然一個小國家。現在淹沒在丹江口水庫煙波浩淼的碧水之下,沒有人可以再看到它的真面目了(實在是可惜),甚至,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值得慶幸的是,它的名字將永遠地留在了歷史里,讓有心的人去發現、去認識。
凈樂宮為什么叫凈樂宮?它又為什么修建在武當山門之外呢?原來,這里是古人向我們暗示了一個平常而又偉大的秘密,所謂:凈樂宮里凈樂地,我念妄動求仙意; 引出武當修真記,開演智慧人生理。
凈樂宮修建在山門外正代表著山外的世界,即我們生活的世界,本來是清凈、安樂的人間凈土、樂土。大地承載著我們,天空覆蓋著我們,四季變遷:春天給我們萬千生機,夏天讓我們領受炎熱,秋天送我們累累碩果,冬天又使我們品嘗嚴寒。日現月隱:白天太陽照耀大地,讓我們享受陽光,相互交往,努力工作,創造事業;晚上萬籟俱靜,百鳥歸巢,我們得以休養生息,備嘗溫馨。盡管也有烏云翻滾、狂風暴雨,就像我們也有不順心的事情一樣,但是烏云散去是藍天,暴雨過后萬物新。我們不是也知道經過困難才得以歷練,感受痛苦才更加體會幸福嗎?
世界是成、住、壞、空的循環,人生是生、老、病、死的輪回,心念是生、住、異、滅的變化。這就是世界,變化是不變的,不變的是變化。換句話說,絕對真理是以相對真理體現的,相對真理是依絕對真理存在的。這一切自自然然,這就是宇宙、世界的道,它不關注我們怎么想,事實上,你這樣想,比如你愛好白天,世界是這樣:白天終究被夜晚取代;你那樣想,比如你偏愛黑夜,世界依舊這樣:黑夜過去是白天。
我們來到這個人世上,從眼睛睜開的那一刻起,我們就一直在打量這個世界。我們誠然想把這個世界的真相看得清楚一些,然后好在這種真相的引導之下,好好地生活下去。那么,我們能看清楚這個世界嗎?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是否就是世界的真相呢?我們當然認為我們是能夠看清楚這個世界的,并且認為我們一次次地看見的世界,也就是世界的客觀的真相,其實又當然不是的。
我們所看見的景象,始終只是我們的心靈所照見的景象。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描繪出一種景象,會不是由我們的心靈所照見的景象。
我們生活在世間,每個人都對世界、宇宙有一個反映,而這一反映是建立在自己的念頭之上的,當我們高興的時候,看人看物無不美滿,當我們失意的時候,人、物又都充滿缺陷。
世界上任何個體既反映著其它人、事、物,又是被反映的對象。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在自己的心念里預設一些規定,認為別人應該有什么行為。如果對方不是這樣,就會引起我們的煩惱——產生一個不切實際的念頭——或貪(愛)或嗔(怒)。其實,就象我們自己不能把握每一個升起的念頭一樣,別人也不能把握他們升起什么樣的念頭,既然每一個人的行為是由念頭所支配的,而念頭又不是一般人能把握得了,隨著念頭的生住異滅,他們的行為又當然是不可把握地此一時彼一時。當你為某人上一個念頭支配下的一個行為正煩惱的時候,也許他正是處于對剛才的念頭支配下的行為后悔的心念之下呢。你說你的煩惱豈不是有點可笑嗎?
我們衡量他人的尺度,其實是自己心中早有的成見。當一個人懷有成見時,便會對萬事萬物,使用既有的,或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忘了探究真相。事實上,若以既有的概念,來解釋所有的事物,則將會與該事物的真實,相去甚遠。生活里,每一個人,都會列出一張長長的清單,要求他身邊的人,應具備那些美德,及良好的品格,但卻很少有人愿照著自己的清單,去培養自己的品德。如果,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會互相挑剔對方,我們就不會對別人這么吹毛求疵了。
所以,當你看人看事看物都是善意的時候,是你的心念善的結果,當你看人看物是可惡的時候,是你的心念可惡。正像我們照鏡子一樣,當你發現臉上有污點的時候,你當然應該去擦洗自己的臉而不是去擦洗鏡子。同理,我們只有時時刻刻去反省自己,把握自己的心念,隨時升起的是包容的、善意的心,你自然就生活在安樂的世界里。乃至你的心是清凈的,你自然就生活在清凈的世界里。
事情都起于一念,也止于一念。發現什么是一念,錯過什么也是一念。挽救什么是一念,喪失什么也是一念。再大的事情是一念,再小的事情也仍然是一念。一念之中,確實就能分出來虛實、動靜、有無。而一念之差,也會一失足成千古恨,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一般情況下,我們處世,由于沒有正確的見解(癡)對境起念一定是或貪(貪愛愛好的境界)或嗔(嗔怒不喜歡的境界),境界已經消失了,心念還堅執不放,這是執著。事情還沒有來,想當然的幻想,還對幻想出來的境界生貪或嗔,忘了把握現在,以致于錯失現在的時光,這是妄想。你可以反思,你哪一個心念不是在執著妄想之中呢?
實事上,能升起心念的是我們真正的主人,是真我、真心。它體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相大(生生不息,無邊無際)、用大(方便慈悲,無窮無盡),它是無限智慧光明。正是我們的執著、妄想像浮云遮日一樣,覆蓋了真心無窮的智慧光明和神通妙用。
有人說了,這些道理我也明白,可就是做不到啊!我也不想煩惱,可是遇事情就是放不下。這里注意了,不就是你放不下嘛,放下就是無上大法啊!這是大丈夫事,說放下就放下。你放不下,誰又能幫了你呢?
我們最大的妄念,當然是成仙成佛了。事實上,仙是自由人,佛是無事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煩惱。本來清凈安樂的世界,自尋無窮煩惱,以至于本來大好人生時光,終日煩惱痛苦,臨死方生無限后悔!
是啊,我們的一顆心無時無刻不起念頭。一如平凡的你我,當然起念很正常,起煩惱也自然。真武不是貴為凈樂國的太子也要修仙嗎?無獨有偶,釋迦牟尼也是太子出身,不是也放棄皇位去修煉了嗎?煩惱本來與智慧同體(體同用不同)。你要不煩惱只需要就那么一轉就得。我們說的正是方法,只要你確立正見、放大心量,超越二元對立,不再執著一面而拒絕另一面;不再妄想,活在當下。心與世界、宇宙玄同,還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事實上,根本不需要化解,矛盾正是你心里的矛盾,世界如其本然。白天從來也不討厭黑夜,黑夜也沒有說喜歡白天,你硬要說白天黑夜什么什么,那是你的事情。
說你轉不了,那么不了就有,這一切本不存在的就存在了,就要你去承受,萬千矛盾、無窮煩惱就成為了你的人生。你也許會問:有沒有方法一步一步做來?有!我們的前人(太慈悲了)想到了一如你我這樣的人,早安排了。武當山東神道從凈樂宮一直到金頂,再現了真武(吾、我)修仙的史跡——也就是破除假我,真我逐漸顯現的過程,漸次開演了智慧人生的道理。
武當山門“治世玄岳”就明確地說明了這個事實:武當山是有深奧應世學問的山。治是治學的治,治世就是在人世上恰當的生活。
當然,如果你一定要堅持的話,也可以理解為治理國家、治理世界,那自然也可以說是另一碼事情了。不過,《大學》上說:“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也許事情正像古人認為的那樣,是一貫的,也是一致的呢?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真武出生地紫云亭-凈樂宮景區
下一篇:探尋“仙山武當”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