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了我的武當紫宵宮
欄目分類:武當景點 發布日期:2018-08-13 瀏覽次數:次
紫霄翠色(攝影:徐增林) 紫霄宮是武當山現存最完善的宮殿之一。提起紫霄宮,大家也許會問什么叫紫霄宮呢?其實,紫霄是象征天上紫微星座,居中央為帝君;紫霄宮意為天地中央的紫壇。 紫霄宮后面的那座山峰像不像迎風飄揚的旗幟?這就是展旗峰。在紫霄宮前

紫霄翠色(攝影:徐增林)
紫霄宮后面的那座山峰像不像迎風飄揚的旗幟?這就是展旗峰。在紫霄宮前面有三公、五老、大小寶珠、蠟燭、香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有蓬萊第一峰。周圍山勢形成二龍戲珠寶椅狀,構成了一幅完美的風水寶地,被譽為“紫霄福地”。

幕靄生深樹 瑞氣繞紫霄(攝影:李子雄)
紫霄宮創建于宋代宣和年間(1119~1125);元代重建,名“紫霄元圣宮”;明永樂十年(1412)增建,賜額“太玄紫霄宮”;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擴建到806間;新中國成立后,曾幾度修葺,保持了原貌。現存建筑182間,建筑面積8553平方米,建筑及遺址面積7.4萬平方米。現在,我們透過中軸線往上看,層層崇臺之上殿堂樓閣依山疊砌,中軸線兩邊建筑對稱,布局巧妙,錯落有致,丹墻碧瓦,富麗堂皇。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武當山道教協會所在地。

紫霄坤道

紫霄大殿
我們走進紫霄大殿內,你看那36根巨柱排列聳立,如同東海龍王殿內的定海針,一絲不動,重檐屋頂用數百個斗拱將抬梁卯榫連接,十分堅固,前檐的18根柳筋斗拱是古代大木建筑獨特做法,不僅引用了力學知識,而且使檐部裝飾得更加壯觀,殿內天花澡井及梁枋通體飾有龍鳳、日月、云雷、海天、鳥獸、花卉彩繪,墻壁上及梁枋間還有道教神仙人物典故和山水壁畫58幅,工筆寫意,氣韻生動。殿中石雕須彌座上的神龕局部,飾有四條金龍、兩只金鳳,龍翔鳳舞,姿態生動;龕內供奉明朝御制銅鑄飾金神像;神案上陳列著御制香爐、蠟臺、寶瓶等供器,均為銅鑄鎦金,渾然一體,熠熠生輝。大殿正中供奉真武神像,為明代泥塑彩繪貼金,像高4.8米,頭戴冕旒,身著帝服,雙手捧圭,端坐寶座,為武當山尚存最大泥塑像。這尊神像,一般人把它當做玉皇大帝,原因是頭戴冕旒。據道教專家分析認為應為“真武大帝”。大殿左神龕中供奉著一尊明末清初紙糊貼金真武神像(現已被收藏),高0.89米,寬0.26米,神態自若,衣褶清晰,線條流暢,手法細膩,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紙糊神像”。這尊神像一直被人們誤認為是銅鑄鎦金神像,直到2003年4月13日,文物工作者在進行文物檢查時,才意外發現為紙糊神像。令人驚奇的是,這尊神像不僅表面沒有脫落,而且內部也沒有絲毫損傷和蟲蛀現象,它集聚了我國古代紙糊、雕塑、貼金、彩繪、防腐等工藝的精髓,是一件難得的文物珍品,它的發現對研究我國古代紙糊工藝有很高的價值。次間兩排供奉的神像是八大天君,有馬天君、趙天君(趙公元帥)、關天君(關羽)、溫天君(溫瓊)等,均為銅鑄鎦金,形神兼備,其工藝之精湛,國內罕見。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