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當周回八百余里
欄目分類:武當景點 發布日期:2018-08-05 瀏覽次數:次
我們現在常說的大武當其實僅僅是指位于東經11057--11014,北緯3232--3233的武當山風景區。這里所說的大武當是廣義的,是指東連襄樊、南依神農架、西靠秦嶺余脈、北臨丹江水庫的整個武當山系,自西北向東南走向,包括整個十堰市鄖縣、
我們現在常說的“大武當”其實僅僅是指位于東經110°57′--110°14′,北緯32°32′--32°33′的武當山風景區。這里所說的“大武當”是廣義的,是指東連襄樊、南依神農架、西靠秦嶺余脈、北臨丹江水庫的整個武當山系,自西北向東南走向,包括整個十堰市鄖縣、鄖西、竹山、竹溪、房縣、張灣、茅箭、丹江這五縣二區一市的廣大地區。明代以后修撰的《大岳太和山志》皆稱武當山“周回八百余里”,宋代的《均州圖經·序》和《輿地紀勝》說:“其山武當,其浸滄浪。東連襄沔,西徹梁洋。南通荊衡,北抵襄鄧”。

武當山的魅力在于她的氣勢,武當山的神韻在于她的內涵,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騷客不吝筆墨贊美武當山,留下了數不清的佳句名言。
武當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內。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稱。
截至2013年,武當山有古建筑53處,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建筑遺址9處,占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全山保存各類文物5035件。
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于世。
大武當旅游黃金圈,就目前來看,主要就是十堰市的五縣二區一市,在這一區域內,具有龍頭地位的首推武當山風景區,其自然景觀、道教文化、武當武術和古建筑藝術都是世界級的精品名牌,目前已經是4A級景區,正在積極爭創5A級旅游風景區。武當山也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從地質地貌來看,武當山周邊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當山山體四周低下﹐中央呈塊狀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巖﹑板巖和片巖構成﹐局部有花崗巖。巖層節理發育﹐并有沿舊斷層線不斷上升的跡象﹐形成許多懸崖峭壁的斷層崖地貌。山地兩側多陷落盆地。


武當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垂直氣候明顯,氣溫隨海拔高度遞減,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集中夏季,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

擁有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臺等勝景的武當上,風景名勝區以天柱峰為中心有上、下十八盤等險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頂”和“金殿疊影”等。主要景區分為:太和宮、古銅殿、紫金城、凈樂宮、玄岳門、玉虛宮、磨針井、武柱峰景區、武當山神道等。
此外,丹江口市是古絞國遺址,借南水北調的契機和武當山之便利,打好水源牌,大力開發水上旅游,發掘伍家溝民間故事和呂家河民歌等傳統文化與武當山悠久歷史文化相配套,形成一個整體。
鄖縣是古麋國遺址,重點是恐龍蛋和恐龍骨骼化石、古人類遺址以及虎嘯灘、龍吟峽、云蓋寺和南化塘紅色旅游。
鄖西重點是古人類文化遺址和懸鼓觀、龍潭河、上津古城。
竹山是古庸國故址,重點是以武陵峽為代表的自然風光和以女媧山為代表的歷史文化景觀,包括古庸國文化的發掘,還有施洋烈士紀念館等紅色旅游。
竹溪主要是十八里長峽和楚長城。
房縣是古彭國故址,重點是皇家流放文化,尹吉甫與《詩經》、野人谷、野人洞和溫泉。
茅箭區重點是伏龍山和杜鵑節。
張灣區重點是白馬寺和黃龍水上樂園。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探尋“仙山武當”由來
下一篇:美麗了我的武當紫宵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