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虛巖景觀-太子坡景區
欄目分類:武當景點 發布日期:2018-08-02 瀏覽次數:次
從逍遙谷溯澗而上,穿溪流、過吊橋、走棧道、攀石階,約1.5公里便到了玉虛巖。 沿途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澗水如瓊液玉漿,水聲如雷;怪石如虎、如龍林立水上,水石交融,美不勝收。明代文學家袁中道在《玄岳記》中描述道:兩山夾立處,雨點披麻,斧劈諸皴(c
從逍遙谷溯澗而上,穿溪流、過吊橋、走棧道、攀石階,約1.5公里便到了玉虛巖。
沿途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澗水如瓊液玉漿,水聲如雷;怪石如虎、如龍……林立水上,水石交融,美不勝收。明代文學家袁中道在《玄岳記》中描述道:“兩山夾立處,雨點披麻,斧劈諸皴(cūn),無不備具。灑墨錯繡,花草斑斕,怪石萬種,林立水上,與水相遭,呈奇獻巧。……以水洗石,水能予石以色,而能為云、為霞、為砂、為翠。以石捍水,石能予水以聲,而能為琴、為瑟、為歌、為唄(bài)。”如今,在此漫步,大有“返樸歸真,回歸自然”之感。
相傳,真武曾在此修煉,得道后被封為“玉虛師相”而得名。昔日道人俞圣哲在此修煉,又名俞公巖。元泰定元年(1324)在此修建廟宇,明永樂十年(1412)敕建廟宇,祀奉真武。巖廟占地二千多平方米,最寬處二十多米,窄處僅0.5米,建有山門、齋房、道房和大殿,現存建筑為清代重修,巖內保存眾多清代泥塑雷部諸神,造型生動傳神。原存清代五百靈官像,姿態各異,現陳列在文物珍品陳列館。巖上綠峭摩天,宛如天開一線,其景可與南巖相媲美。
玉虛巖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鐵杵磨針”的地方-太子坡景區
下一篇:山水絕佳"逍遙谷"-太子坡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