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杵磨針”的地方-太子坡景區
欄目分類:武當景點 發布日期:2018-08-02 瀏覽次數:次
磨針井,亦名純陽宮,是一座纖巧玲瓏,布局緊湊的道院,在武當山景區公路旁。周圍峰巒拱擁,翠林環繞,竹鋪涼云,梅送暗香,被譽為竹月梅風巧相映的勝境。 磨針井,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名純陽宮;清咸豐二年(1852)重建;1981年湖北省政府撥款修葺
磨針井,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1722),名“純陽宮”;清咸豐二年(1852)重建;1981年湖北省政府撥款修葺,恢復了原貌。此宮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廟房52間,建筑面積1543平方米。在道院中,殿前埋著兩根碗口粗、半米高的鐵針,烏黑發亮。相傳是當年姥姆所磨的鐵杵。這里有個“鐵杵磨針”的故事。
相傳,靜樂國太子(真武)入武當山學道修煉,意志不堅,欲出山還俗。走到這里,其師紫元君化為姥姆以“鐵杵磨針”點化后,復回山中修煉,終于得道升天,成為北方的真武大帝。這個故事雖是神話,卻充滿了啟迪世人鍥而不舍,奮發進取,就一定能成功的深刻哲理。
拾級而上,為祖師殿,面闊三間,殿內供奉陳摶像,為明代木雕,像高1.02米,通高1.1米,頭戴太山冠,身著道袍,端莊挺坐。四壁繪《真武修真圖》壁畫,線條古樸高雅,色彩陳淡蒼然,山水云樹有致,各種人物栩栩如生,具有濃厚的地方民間畫風,生動反映了真武上山修煉的曲折故事。殿旁欄臺高舉,拱擁姥姆亭一座,重檐雕脊,凌空展飛,婷婷玉立,輕俏典雅。亭中有井,其上神龕內置鐵鑄飾金姥姆磨針像,手捧鐵杵,頭微側偏,笑迎過往游客,以高超的鑄造藝術,渲染真武修真的故事。祖師殿前,為一座四合院式道院,幽靜雅適。
在姥姆亭墻壁上,嵌著一塊直角化石碑,化石形如竹筍,狀如墨魚之脊,有半透明彎月狀紋。據考證,距今約4.5億年,與三葉蟲同為古生海洋動物,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磨針井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太子真武讀書之處-太子坡景區
下一篇:玉虛巖景觀-太子坡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