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派第一代大律師-趙道堅
欄目分類:太極八卦 發布日期:2017-07-03 瀏覽次數:次
趙道堅(1163-1211),原名趙九古,道號虛靜子,人稱虛靜先生。他是金末蒙元時期全真道的重要人物,生前曾是丘處機最器重的弟子,逝世后被龍門派尊奉為第一代大律師。趙道堅出生于世宦家庭,父親為淄州(今山東淄博)太守,后改同知平涼(今甘肅平涼),舉家隨遷。趙道堅小時天資澹靜,風清骨奇,喜歡參悟道家經典,尤其喜讀老莊。本來性格內向,加之少時父親去世,“每有升虛之志”。
入道生涯
趙道堅聽說府中的道人崔羊頭有道行,便拜其為師。崔羊頭命他執廚爨之役,每晚做五到七次飯,每次都要變換味道,做好進呈后也不多吃,還不讓多做,使他通宵不能睡覺。這樣持續了3年,趙道堅毫無怨言,反而“心益恭,亦無分毫驕氣,人以內奉先生呼之”。崔羊頭知道趙道堅是一個可教之人,遂于大定十九年(1179)將其推薦到華亭(今甘肅華亭)馬丹陽門下。第二年,馬丹陽回終南山,讓17歲的趙道堅到龍門(今陜西隴縣西北)拜丘處機為師。丘處機很喜歡這個弟子,為他改名為道堅。丘處機早年在磻溪苦修時曾寫詩《堅志》:“吾之向道極心堅,佩服丹經自早年。遁跡巖阿方十九,飄蓬地里越三千。無情不做鄉中夢,有志須為物外仙。假使福輕魔障重,挨排功到必周全。”可見他為趙道堅取名的寓意很深。
跟隨丘處機期間,趙道堅“誠敬精嚴,執弟子禮”,受到格外賞識,被授以清虛自然之秘法。在龍門歸隱修道期間,他曾跟隨丘處機到燕地傳道,而且“時往來于平涼”。大致這一時期,他常回平涼探母或游歷傳教,所以《金蓋心燈》卷1和《龍門正宗覺云枝道統薪傳》也載其“出撫西北路七載,安堵流民二十余萬人”。
1186年,趙道堅隨丘處機到終南山祖庭。1188年,丘處機應金世宗完顏雍的召請到金中都(今北京),讓其師事李靈陽。金明昌二年(1191),趙道堅隨丘處機東歸山東棲霞太虛觀,過掖城(今山東萊州)時,丘處機命其拜謁劉長生。丘處機讓趙道堅師事兩位前輩,實際上是在有意對他進行培養。
不久,丘處機命趙道堅歸棲霞,讓他充文侍,掌管經籍典教,實際上成為丘處機的得力助手。這方面是因為趙道堅本人確實具有很強的能力,特別是文筆、書法非常出眾,另一方面是經過長期歷練,丘處機認為趙道堅已具備了相當的資歷。大致也就是在此期間,趙道堅在全真道內的聲望和地位開始得到提升。
病逝于奉師西行途中
在趙道堅隨師隱居棲霞期間,整個中國的政治形勢發生巨大變化,蒙古帝國建立,進攻金朝并占據中都,勢力伸入華北。而此時,丘處機所在的山東成為蒙、金、宋角逐之地。由于全真道此時在北方影響較大,成為各方勢力爭相羅致對象。1219年冬,成吉思汗派使者赴山東召請丘處機到西域覲見。經再三權衡,丘處機決定西行。選擇侍行者時,趙道堅成為首選。1211年春,趙道堅奉師西行,從山東登州出發遠赴西域,1211年11月病逝于中亞賽藍城,年59歲。
1222年3月,當丘處機師徒返回再次經過賽藍城時,專門在趙道堅的墓前進行拜祭。“眾議負其骨歸,師曰:‘四大假軀,終為朽物,一靈真性,自在無拘。’眾議乃息。師明日遂行。”
逝世后受到尊崇
西行歸來后,丘處機被成吉思汗尊為“神仙”,命其掌管天下道教。隨行的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都在丘處機之后相繼掌管全真道。趙道堅雖然在西行途中不幸病逝,但其在全真道中的影響并沒有消逝。在趙道堅逝世后,有關他的神異事件時有出現。《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載:
初,長春過阿不罕山,留宋道安等九人建棲霞觀以待。至壬午為惡人妒忌起訟,從皆憂懼。道安晝寢,見先生自天窗而下,曰:“吾師書至。”道安曰:“自何來?”曰:“自天上。”受而觀之,止見“太清”二字,宋覺白于眾。翌日,果有書自行在,訟事乃寢。蓋先生之陰護也。
既達漢地,自云中、武川、灅陽、燕薊十余處見先生單騎而至。預報:“長春宗師東還不遠,何不遠迎?”其神異之跡不能備紀,姑錄一二,以表死而不亡也。
他也受到全真道祭祀和朝廷冊封。1250年,李志常掌管天下道教事務,奉命褒美道門師德,贈趙道堅“中貞翊教玄應真人”號,葬其冠履五華山,每歲祭祀。元至大三年(1310),朝廷下令,正式敕封趙道堅為“中貞翊教玄應真人”。
元代全真道呈衰微之勢后,一些龍門派道士重新理清傳承譜系,趙道堅跟隨丘處機多年,深受器重,很多情況都確實符合譜系傳承的需要,故被尊奉為龍門派第一代大律師。清代全真教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撰寫《缽鑒》5卷,對全真教龍門派傳承世系的追溯就是以趙道堅為龍門派第一大律師。但此書已佚,清代道士閔一得根據此書記于《金蓋心燈》卷1,而《龍門正宗覺云枝道統薪傳》據《金蓋心燈》更加肯定了這一記載。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研究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