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打太極拳“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不在外面”?
欄目分類:太極八卦 發布日期:2017-08-13 瀏覽次數:次
過去有人因為拳經中“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不在外面”這句話而派生出一些不好理解的理論,如打拳時“逐漸做到肌肉活動由淺肌層深入到深肌層的鍛煉”、“動作時左右胸肌交替地變換虛實,弧形旋轉,就能夠正確地有效發揮上于兩膊相系的攻防作用和虛實變換”、“兩腰腎旋轉抽換,帶動胸背部肌肉弧形松沉,變換虛實”等等。
以作者近50年鍛煉實際體會,太極拳運動是沒有令某部分肌肉或肌群隨意運動的必要和可能的。人體肌肉的運動情況(收縮或舒張)是由肢骸運動的動作來決定的,不可能在同樣的一種固定姿態下,你喜歡肌肉怎么轉就怎么轉,肌肉由于有筋腱的固定,只能作收縮或舒
張,不可能主動做弧形轉動。比如屈肘,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相對舒張;直臂時,二頭肌松弛,三頭肌收縮。又如坐腕,伸腕長肌、伸指長肌、伸拇長肌腱等總是收縮緊張的,它們決不因你有意識放松就變得很松弛了。只要你做這個姿勢,它們就一定會保持這種狀
態。你做某一動作,這動作就決定了與它有關的深層肌肉或淺層肌肉的存在狀態,絕不可能有意識地由淺人深地去鍛煉它們。要鍛煉某一組肌肉,可由某些特定動作決定,但決不可以由你自己的意識決定。希望轉動某一部分肌肉就轉動某一部分肌肉是不可能的,太極拳運動
不是肌肉控制。
至于“動作時左右胸肌交替地變換虛實,弧形旋轉”也是難于體會的。兩膊相系,決定于指導運動動作的意識,胸肌并不起決定作用。相反,往往在太極拳運動過程中,雙臂膊相系運動時,胸肌要舒松,隨臂膊動作的轉變而改變它的活動情況,不可能也不必主動地弧
形旋轉胸肌。拳論中“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不在外面”這句話所說的胸中,應該是心中、意念的含義,是以“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引導外形動作的意思。等于成語成竹在胸,并非胸中長出一叢竹子,不可以望文生義。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