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茈胡(柴胡)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10-04 瀏覽次數:次
釋名亦名地薰、蕓蒿、山菜、茹草。
氣味(根)苦、平、無毒。
主治傷寒余熱(傷寒之后,體瘦肌熱)。用柴胡四兩、甘草一兩,每用二錢,煎服。小兒骨熱(十五歲以下小兒遍身如火,盜汗、咳嗽、煩渴,日漸黃瘦)。用柴胡四兩、丹砂三錢,共研為末,拌豬膽汁和飯蒸熟,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桃仁、烏梅湯送下。一天服三次。虛勞發熱。用柴胡、人參等分,每服三錢,加姜棗同水煎服。濕熱黃疸。用柴胡一兩、甘草二錢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適當分次服完。眼睛昏暗。用柴胡二錢半、決明子七錢半,共研為末,人乳調勻,敷眼上。積熱下痢。用柴胡、黃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后空心服下。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