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講中國醫學通史緒論一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9-02 瀏覽次數:次
[導語]中國是醫藥發祥最早的國家之一,從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亞細亞大地之時,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篝火,由點到面聯接起來,形成燎原之勢,逐漸的融化在文明時代的光華之中。從此,中國醫藥學的文明史開始了。
中國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醫學史,由于東方發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國獨特理論框架,及近現代西方科學的撞擊及西醫的傳入,出現兩個分明的層次,在東西方醫學交匯中呈現復雜多態的狀態。
夏商西周時期醫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記載了大量的醫藥衛生的內容,形成了醫學的雛形。
春秋戰國之際,是中國整個學術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時期,醫巫分離,醫學具有更顯明的科學性、實用性和理性,占據了醫療衛生事業的主導地位。臨床醫學的分科已現端倪,趨于專業化。
秦漢時,以傷寒、雜病和為最突出的臨床醫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長期處于動亂割據的狀態,醫藥學在脈學、學、藥物、傷科、中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成績,為醫學的全面發展積累了經驗。
隋唐時期,國家重歸統一,國力強盛,繁榮,形成了一種空前輝宏氣勢。中國醫學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醫學家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獲得了更為豐富的成果。這是中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兩宋是藥學發展的重要時期。政府的重視在醫藥發展上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組織人員編纂方書和本草、設立校正醫書局、鑄造銅人、改革醫學教育、設立惠民局、和劑局、安劑坊、養濟院、福田院等等,有力的促進了醫藥衛主之進步。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