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腳冰涼所代表的4種病癥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20 瀏覽次數:次
手腳冰涼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為什么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形,那么哪些病癥會導致手腳冰涼呢?
生活中無論男女都有可能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形,而一旦出現這一情形就代表著我們的身體可能出現了異常。那么是原因造成的呢?下面為大家介紹當心手腳冰涼所代表的4種病癥,供大家了解。
手腳冰涼所代表的4種病癥
脾胃虛寒
脾胃乃是氣血生化之源。如果長期脾胃虛寒,就會導致陽氣無法傳送到四肢的末端,那么該人就會出現手足冰涼、氣弱少神、疲倦乏力,動則氣短,食欲不振,臉色黃、不思飲食、消化不良、舌苔淡、脈弱等癥狀。一般通過保暖、運動,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手腳冰冷的癥狀。
腎陽虛衰
中醫認為,“腎陽”是腎臟生理功能的動力,也是人體熱能的源泉。當一個人的腎陽不足時,就會出現全身怕冷,面色發白,腰酸腿軟,手足冰涼、怕冷、胸腔、小腹也偏冷,神疲氣短、 夜尿多 、舌淡胖、脈沉微,即使多穿衣服也仍感到手腳冰涼難以回暖等癥狀。
肝氣郁結
肝氣郁結的人常因肝氣郁遏在內,氣血無法達到四肢而出現手足冰涼、神情抑郁、還易心煩,易發火,脾氣大,壓力大,常感心情不好,胸脅滿痛、舌苔白、脈弦等癥狀。手腳冰冷有一個特點,就是手冷不過肘關節,腳冷不過膝關節得特點。
血虛寒凝
血虛寒凝的人常因氣血虛弱,無力將血液傳送至四肢末端而出現手足冰涼、頭暈、容易疲倦無力,面色萎黃蒼白,指甲、嘴唇、眼瞼膜色偏淡,頭暈眼花、兩目干澀、心慌多夢、失眠健忘,女性月經量少且色淡、后期甚至閉經、肢麻體痛、舌淡瘀紫等癥狀。
手腳冰涼怎么調理
注意保暖避寒
秋冬務必要注意保暖,及時增加衣服和鞋襪;對手腳進行適當的保護,可經常擦些油脂,必要時外出應戴上手套,穿上厚一點的棉鞋,一般情況下,腳底熱全身都會感覺溫暖。
適當鍛煉
秋冬季要進行適當的鍛煉,因為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不需要過于激烈的運動,可以通過步行、慢跑、爬樓梯、健身舞等進行全方位的鍛煉。如果手冰涼,上肢的活動量應大些,如果腳冰涼,下肢活動量應大些,通過加強對手腳的鍛煉,可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
指壓按摩
可以針對至陰及涌泉進行指壓,至陰位于腳第五趾指甲生長處的外側,涌泉則在腳底中央靠近腳趾處,將腳趾全部彎曲時,在腳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皺紋的中央處。要揉和捏每根腳趾,這樣腳就會感到溫暖了。不妨再加點乳液或嬰兒油,既促進血液循環又柔嫩手腳。
調整心態
研究表明,情緒激動時,手的溫度很快會下降3~6℃,平靜后便可恢復。所以,避免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對防止手腳冰涼有一定作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