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是培福培慧的最好辦法
欄目分類:道家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20 瀏覽次數:次
打坐也稱靜坐,靜坐是培福培慧的最好辦法,通過靜坐的一級級的階梯修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長智慧,使身心強健,對人生與宇宙能夠正確地認識。
靜坐,通過“人體核聚變”,可以大大提高生命的質量。我們每天都在消耗能量,而現代人的苦惱之一就是精力不濟,為什么呢?因為入不敷出。有人大談能吃苦,但就是不肯靜坐,白白錯過了使自己的人生產生升華的機會。
如果想得福氣智慧的人,認真修習靜坐,久而久之必然智慧朗發,福運當前。
假使學習靜坐,精神凝斂,則心境日趨愉快,就足以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最后必然能降服病魔,轉弱為強。靜坐使腦神經思維靜止,則又是一種最佳的休息。若是能每天練習靜坐,就可以更認識自己、更自信。
找到自己生命真正的價值,對生活會有不可思議的助益。換句話說,靜坐是你與內在的自己交朋友,使你最終走向完美。逐漸地,當你更能掌握內在心靈的世界,你的生命已在潛移默化的開展,漸次綻放光明。
靜坐并不是宗教行為,它是一門有數千年歷史以上的心靈科學。對初學者,一百天為期,如果能嚴格每天定時定量靜坐,決無沒有收益的道理。人們不是讓自己束縛于外在的有限事物,可以透過靜坐,探索自己內在的無限寶藏,讓心靈擴展、包容萬物。
儒家有說:「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佛家有說:「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研究顯示,靜坐不但能夠降低血壓,還能強化免疫系統,百分之六十美國人看醫師都是因為「壓力引起」的癥狀,這種研究實不足奇,靜坐有時候還能夠取代「威而剛」的效用,也不足奇。
靜坐的「實用」性既然受到科學的左證,加上名人如希拉蕊柯林頓等的推波助瀾(高爾夫婦就是受她影響變為「信徒」),難怪時代說一千萬美國成年人「經常」打坐--比十年前多了一倍,打坐成為美國主流社會的風尚。
當靜坐達到入靜狀態時,不僅能主觀上感受到那些極其舒適的心理效應,身體上也會出現許多客觀的變化,產生良好的生理效應。這些客觀變化表現在全身各個系統。
對這方面的研究,是從50年代開始的。大量研究已證實了入靜的生理效應,這里作一簡介:
1 神經系統:
當練功人進到入靜狀態時,腦電圖發生顯著變化,與睡眠安靜狀態完全不同;大腦皮層主動性抑制增強與擴散,進一步可使感知覺發生改變。
調節內臟活動的植物神經系統發生改變,表現為交感神經的興奮性降低,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強,受其支配的內臟功能發生改變,例如淚腺分泌增多,口腔稀薄唾液增多等。
2 循環系統
在入靜狀態下,可以見到心率減慢,血壓多降低,周身微循環改善;心臟收縮時間間期發生有益的變化,心電圖T波幅度增高。實驗證明,靜坐入靜對腦血流量有雙向調節作用,即腦血流不足之增加,偏高之降低,恢復到正常范圍。
對入靜狀態下意守不同部位的多導血流同步定量觀察(包括每搏輸出量、腦血流量、上肢和下肢血流量),發現通過意守可直接影響血液循環,完成血流量的再分配。
3 呼吸系統
入靜狀態下,呼吸逐漸變得柔和、細緩、均勻、深長,呼吸頻率變慢;肺活量增大,使氧氣的更新率提高,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氣體交換率增加。
4 消化系統
入靜后,胃腸活動增強,胃電增加,消化吸收能力增強,腸鳴作響,排氣增多;膽汁分泌活動增強。
5 內分泌系統
入靜狀態下對內分泌系統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可使血漿核苷酸水平發生變化,CAMP/CGMP比值趨向正常,為靜坐的“平秘陰陽”作用提供了依據;可糾正性激素的異常,為靜坐“培精練氣”、“培本補腎”作用提供了佐證。
6 免疫系統
入靜后嗜酸性白細胞增加,白細胞吞嗜功能增高,唾液中的SIGA和溶菌酶明顯增高,機體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能力增強,說明靜坐鍛煉可提高人體的抗病免疫能力。
此外還發現,入靜狀態中人體的基礎代謝率降低,氧耗量減少等。
總之,在入靜狀態下,各系統的指標都相應地出現了有益的改變。鍛煉從開始到入靜的過程中,首先是從心理調整啟動變化的,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下,神經系統功能向著同步協調的方向發展,進一步通過神經及神經內分泌途徑作用于全身,引起全身各系統功能活動向著健康協調的方向發展。
這是一個從心理到生理,從精神到形體,從局部到全身的變化過程。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