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當前位置:主頁 > 武當文化 > 道教神仙 >

    張三豐與金臺觀三絕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

    張三豐與金臺觀三絕

    金臺觀雄踞八百里秦川之西端,座落于寶雞市區北坡陵塬東南角的山腰之上,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北方洞穴式道觀,系元代末年邑人楊軌山等所建。觀內地勢高曠,古柏參天,古建筑倚塬而立,錯落有致,占地面積40余畝,明初著名道人張三豐曾在此修身傳道數十年,系寶雞市遐邇聞名的名勝古跡和道教圣地;位居寶雞三大觀(金臺觀、銀臺觀、玉臺觀)之首,現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張三豐,幽北遼陽懿州(今遼寧省彰武西南)人,生于元末,字君實(亦有稱君寶者)。其父名昌,又名子安,三豐是他第五個兒子。三豐幼時曾染眼疾,百般醫治無效,于是父母就將其送至碧樂宮出家,拜張云庵為師,學全真正教。靜居七載,明曉道經,兼讀儒釋兩家之書。隨手披覽,會通其大意即止。因母念子心切,三豐遂拜辭云庵歸家。中統元年舉秀才,二年稱文學才識。后游燕京,結識平章政事廉公希憲。廉公驚異,賞識三豐的才識,上奏推薦其做中山博陵縣令,自此為官從政。然不到兩年,因其脫俗不羈,難受官場約束,不堪案牘俗務纏身,加之職微權輕,抱負不得實現,遂斷晉仕之意,辭歸遼陽。幾年后遇邱道人叩門相訪,暢談玄理,意氣相投,頓生方外之想,遂將田產全部贈付族人,叮囑他們代掃祖墳,然后隨攜二童束裝出游。張三豐身材魁偉,大耳圓目,風姿翩翩,氣度不凡。常手持竹杖,不論寒暑僅著一斗笠一短褐而已。

    三豐讀書不倦,文思敏捷,才華超群,不修邊幅,倜儻瀟灑。或歷覽山水,貪自然造化之妙韻;或青燈明月,研悟詩書經卷之精髓;或游方市井,體味社會人生之真締,“浩浩自如,旁若無人”。終日不問俗事,緘口寡言;如遇知音,論及三教經書,則滔滔不絕,暢抒胸臆。東至齊魯,西抵秦隴,往來名山古剎,吟詠旅游,且行且住,奔波了近三十年。走褒斜,度陳倉,見寶雞山水清秀,擇金臺觀而居。憑欄南眺,雞峰插云,三峰挺秀,蒼潤可喜,自號為“三峰”居士,后改為“三豐”傳世。三豐居寶雞,結廬構殿,吟詩言志,揮毫作書,樂善好施,普度眾生,深得仕民喜愛和擁戴,故后世民間流傳許多張三豐的傳奇故事。傳說此時的張三豐須髯如戟,道風仙骨,靜則閉目旬日不食,動則日行千里難覓行蹤,矢志修行而慕大道。一日自言當死,留頌后逝。有鄰人楊軌山置棺收殮。待送葬時,聞棺內鼾聲如雷,啟棺而視,三豐仙游而歸,復活如故。隨后游四川,人武當,歷兩湖,往來長安岷隴,飄然云游,蹤跡難覓。洪武初駐足武當,結廬展旗峰北。明太祖派遣三山道士請三豐進朝廷,渺不可見。永樂中遣胡淡、朱祥、楊永吉等,齋璽書香幣,查訪尋覓,亦不見蹤影。明成祖命工部侍郎郭珊、隆平侯張信等,征集工匠丁佚三十余萬人,在武當山大規模建造宮觀,設官鑄印主持管理,守候等待張三豐的信息。明天順末年,張三豐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

    金臺觀綠蔭蔽日,景色宜人,曲徑通幽,道氣森然,許多與張三豐有關的珍貴遺物令人神往。觀內蹊徑繞山而上,相傳有三豐“懸燈引路”之妙;蒼勁的古柏挺拔聳立,系張三豐親手所植。

    第一絕:“瓜皮書”碑顯真跡

    張三豐與金臺觀三絕

    “瓜皮書”碑

    金臺觀最著名的景物是與張三豐有關的“三絕”。第一絕就是三豐洞亭前矗立著兩通張三豐“瓜皮書”詩碑,字跡遒勁飄逸,游轉飛動,使人流連嘆賞久摩不舍。這兩通詩碑原在古池州(安徽青陽、貴池、東至)青牛宮內。寶雞商賈士子至徽經商游學,到青牛宮拜謁老子,訪三豐遺跡,得睹刻石,愛不忍去。后因重金布施,方求準允拓捶四幀真跡攜回,裱褙后懸于洞內。日久,煙熏火燎,破損逐增,紳民深知得之不易,恐其湮滅,遂請巧匠鐫石二方矗之觀內,方使真跡留傳至今。

    寶雞鄉民世代崇敬張三豐,對其遺物更是尊為仙賜。其龍蛇體唐人詩碑則至神、至絕、至秘。詩碑之書體除文人墨客可以辨識,鄉民里人多不識其貌,于是傳說紛紜。

    相傳,一年暑天,張三豐和觀內道士在玉米田里鋤草,酷熱難當,汗如雨滴。幾個牽著馱騾的鄉民由陵塬下來,到城里去賣西瓜。走到道士們身邊樹下,停下來休息。道士們正口渴難耐,就挑了幾個西瓜解渴。這些農夫們常來常往于此地,與觀內道士很熟,故一邊切瓜,一邊向道士問安。其中一位農夫,見張三豐用吃完的瓜皮在地上描劃。就說:“聞道長善丹青,家父常向人講說。今我家建一居,道長能否為村夫書一中堂,在新居張掛?”張三豐欣然答應。農夫遂將家織一匹白布從馱筐上取下說:“沒備麻紙,可否在此布上一書?”張三豐說:“可以。”張三豐將布鋪好,將支在地邊燒水的鐵鍋扣在地上,順手拿起瓜皮,沾著煙炱,在布上揮灑狂書。在農夫和道士的驚訝聲中,一幅丈余長的草書唐詩頃刻而成。詩曰:

    仙境閑尋采藥翁,草堂留話此宵同;細看山下云深處,信有人間路不通。

    泉引藕花束洞口,月將松影過溪東;求名心在閑難遣,明日馬蹄塵土中。

    后來,張三豐云游傳道未返,鄉民思念三豐仙師恩德,多有戀念,遂將為農夫所作書帛描摩,請人精鐫,始有今日之“瓜皮書”碑。

    第二絕:“翻瓦罐”惜食如金

    張三豐與金臺觀三絕

    翻瓦罐 資料圖

    第二絕是傳說為三豐遺物的“翻瓦罐”。這只珍存至今的瓦罐,初看與其它瓦罐并無二致,細察則發現用來系罐的兩耳嵌在罐內(而通常系罐的兩耳都是在罐的外肩壁上)。傳說張三豐在寓居金臺觀時,常為人們治病療傷,廣行善事,深得鄉民崇敬。農忙時還和觀內的道士們一同幫助附近農民耕耘收獲,親如一家。一日種麥已過晌午,王老漢小姑娘玉蘭送飯來到地邊,王老漢見觀里的飯還沒送來,執意要張三豐同自己一道吃。飯罷,張三豐見瓦罐內還沾著很多飯粒。就說:“罐里還有飯,不要糟蹋了。”說著就提過瓦罐,雙手沿罐口邊捏邊舔。不一會,瓦罐竟像皮囊一樣被捏了個里朝外,罐壁上沾的飯粒被舔了個一干二凈。王老漢湘鄉民們都驚訝不已。玉蘭捧著罐子在村民中轉來轉去,爭相傳看,回家又讓奶奶和母親看,母親就把它當成寶貝藏了起來。

    從此,這個翻過的瓦罐就保存在王老漢家中。關中西部地區農村仙,人們塑像敬祈,玉蘭家才將瓦罐獻出供奉在三豐洞內,一直保留至今。

    第三絕:“神鋤定柱”助百姓

    張三豐與金臺觀三絕

    金臺山全景圖

    第三絕名為“神鋤定柱”。金臺觀在眾多的典雅別致的古建筑群落中,尤以山門正面的明代建筑玉皇閣最為巍峨,外觀兩層實為三層暗閣式,按制式不潛越,而又克服了二層氣勢不足,在當時是域內最為壯觀的建筑之—。紅柱綠瓦,雕梁畫棟,飛檐高挑。由于選材精良,架構嚴謹,完全按營造法式的規例,現存材質均為明代或更前。特殊的地理位置及高曠清爽的環境,是其得以完整保留的重要因素之一。每逢雨過天晴,在朝霞夕陽下,玉皇閣更顯得金碧輝煌,流光溢彩,被譽為寶雞八景之一,有“金閣流霞”之美稱。東西兩側有一對山門,一名“臥霞”,一名“云棲”,山嵐繚繞升騰,有如仙境。閣門之前,一對石獅蹲臥,昂首怒目,鎮守兩側。右獅兩旁矗立著一對光緒二十二年的鐵鑄旌旗方斗,重達八千余斤,旗桿高聳,國泰民安、游龍戲風等金屬飾物盤繞其上,風鈴陣陣,悅耳動聽,氣勢雄偉,實為金臺觀中一絕,常令游人駐足留影。而閣內三清殿門兩邊檐棟上的柱礎各墊一塊農家用的鐵板鋤,使人感到蹊蹺。

    相傳,乾隆年間重修金臺觀,當天立木,次日梁柱倒塌,連續數日不成,急壞了負責修建工程的締民會首等人。

    一天晚上,數日勞累不堪的會首禪房打盹,見一鶴發童顏、蓑衣布衲的老道,右手持九節藤杖,左手托著烏黑發亮的東西走來說:“我在寶雞多年,深知民風淳厚,樂善好施,為感戴鄉親,特送神鐵兩塊,明日立木,置于礎上,礎固殿穩,俗道安泰。”午

    會首驚覺醒來,方知為夢,但看自己手中卻拿著兩塊鐵鋤板。即將此事告知紳民及工匠人等,莫不歡欣鼓舞。此日如法而作,果然順利,三清殿得以修葺落成。

    后來,人們發覺供奉在飛升洞中張三豐所遺蓑衣、布衲、藤杖依在,只是耕耘用的兩把鋤頭只剩下木柄,而鐵鋤板卻不在了,始知定柱神鐵是張三豐用過的鐵鋤板。

    盡管三清殿后來又經多次維修,但這兩塊鐵鋤板一直墊在檐柱之下,民間也就流行開了“神鋤定柱”的傳說。

    張三豐一生悟老莊,養清靜無為浩然之氣,又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素養,他與金臺觀和神奇的民間傳說經久不衰。優雅的古樸環境,使人置身其中,憑欄杯古,懷念張三豐,方圓百里之內的善男信女,自發組織了一年兩度的農歷三月初三和十月初十金臺觀古文化廟會。廟會期間,秦腔、皮影、小曲、秧歌、木偶等文藝活動,和獨具關中特色的各種地方風味小吃應有盡有,吸納八方鄉親,觀內游人如潮,香火鼎盛,人氣興旺,熱鬧非凡。置身于金臺觀內,登上玉皇閣樓,遠眺古陳倉大地,晴天則青山疊障翡翠環列,雞插峰云;陰天則云遮霧罩,古道通天,猶如昔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再現。更有甚者,雪天登觀,觀里瓦白柱紅,黃梅傲雪,銀妝素裹,樓臺亭閣若隱若現,如臨人間仙境,似人玉宇瓊閣。登觀、游觀、覽觀,均讓人心曠神怡,感慨萬千,留連忘返。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相關熱詞:

    熱門關鍵詞
    金剛長壽功
    道教醫學 道教資訊 武當特產 養生知識 武當文化 武當影像 武當旅游 武當功夫

    国产黑丝一区二区,成年网站免费入口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高清,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rt id="6wcse"></rt>
  • <pre id="6wcse"></pre>
  • <s id="6wcse"></s>
  • <s id="6wcse"></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视频一|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新婚侵犯乐派影院| 国产不卡在线看|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日本xxxxx19|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色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一个看片免费视频www| 精品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婷婷综合激情网| 亚洲色欲久久久久综合网| 97影院在线午夜|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61794|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洲| 香蕉啪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一级人做人a爰免费视频| 男人免费桶女人45分钟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成下载| 免费在线视频你懂的| 日本a级视频在线播放|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男小 |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疯狂的欧美乱大交| 国产高清乱理伦片中文电影|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 欧美丰满大乳高跟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一区二区在线看| 欧美日韩国产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