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備于理:人生第一戒,忘懷千歲憂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fā)布日期:2017-05-20 瀏覽次數(shù):次
《無思百憂》詩歌
無將大車,只自塵兮;
無思百憂,只自疧兮。
無將大車,維塵冥冥;
無思百憂,不出于颎。
無將大車,維塵雝兮;
無思百憂,只自重兮。
注釋
○將:扶進,此指推車。手扶車向前。
○大車:此指牛車。用牛拉的貨車。
○疧:讀音qí。病痛。憂病。
○冥冥:昏暗,這里是形容塵土迷蒙的樣子。
○颎:讀音jiǒng,通“耿”,心緒不寧,心事重重!安怀鲇颎”,猶言不能擺脫煩躁不安的心境。
○雝:讀音yōng,通“壅”,引申為遮蔽。
○重:即加厚之意。累也,累病,一說通“腫”,病痛,一說借為“恫”。
譯文
不要去推拉那大車啊,那會蒙上一身灰塵的。
不要去尋思種種煩惱,那會惹來百病纏身的。
不要去推拉那大車啊,揚起灰塵會天昏地暝。
不要去尋思種種煩惱,惹煩起來會心神不寧。
不要去推拉那大車啊,會塵埃滾滾蔽日遮天。
不要去尋思種種煩惱,會心事加重疾病纏綿。
思慮過多會加重自身煩惱(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養(yǎng)生要旨
《無將大車》出自《詩經(jīng)•小雅》。此詩以通俗的比喻,勸勉的口吻,表達一種自求解脫的心情,說明要善于選擇行事,不要自尋煩惱,思慮過多,只會增加自身的累贅和煩惱。
據(jù)研究者考論,此詩是一位感時傷亂者唱出的自我排遣之歌。全詩三章,每章均以推車起興。人幫著推車前進,只會讓揚起的灰塵灑滿一身,辨不清天地四方。詩人由此興起了“無思百憂”的感嘆:心里老是想著世上的種種煩惱,只會導(dǎo)致使自己心事重重,負擔(dān)重重,百病纏身,不得安寧。言外之意就是,人生在世,不必勞思焦慮,憂懷百事,應(yīng)當(dāng)選擇曠達,逍遙自由。
此詩詩面意義頗為明豁,問題在于歌者是一位什么身份的人,其所想拋棄的“百憂”又是什么。朱熹認為:“此亦行役勞苦而憂思者之作!保ā对娂瘋鳌罚┮﹄H恒云:“此詩以‘將大車’而起塵興‘思百憂’而自病,故戒其‘無’。觀上下同用‘無’字及‘祇自’字可見。他篇若此甚多。此尤興體之最明者!薄坝^三章‘無思百憂’三句,并無行役之意,是必以‘將大車’為行役,甚可笑。且若是,則為賦,何云興乎?”姚氏概括此詩主題為:“此賢者傷亂世,憂思百出;既而欲暫已,慮其甚病,無聊之至也。”(《詩經(jīng)通論》)方玉潤云:“此詩人感時傷亂,搔首茫茫,百憂并集,既又知其徒憂無益,祇以自病,故作此曠達聊以自遣之詞,亦極無聊時也!保ā对娊(jīng)原始》)后世學(xué)者認為,姚、方二人之論最能抓住此詩主題的實質(zhì)。
歌者當(dāng)是一位士大夫,面對時世的混亂、政局的動蕩,他憂心忡忡,轉(zhuǎn)側(cè)不寧,也許他的憂思不為統(tǒng)治者所理解,他的諫言不僅不被采納,反而給自己招來了麻煩,因而發(fā)出了追悔之詞、自遣之嘆,但是從中讀者仍能感受到他的憂世傷時之心。有理由推測,詩人選用推車為比興乃有深意存焉。古人以乘輿指天子、諸侯,其來尚矣,那末以推車喻為國效力、服事君王也是情理中事。今人程俊英則說:“這位詩人,可能是已經(jīng)淪為勞動者的士!保ā对娊(jīng)譯注》)高亨解此詩為:“勞動者推著大車,想起自己的憂患,唱出這個歌。”(《詩經(jīng)今注》)陳子展稱:“《無將大車》當(dāng)是推挽大車者所作。此亦勞者歌其事之一例”,“愚謂不如以詩還諸歌謠,視為勞者直賦其事之為確也!保ā对娊(jīng)直解》)對于《詩經(jīng)》,向有“詩無達詁”之說,讀者自可作出各種不同的解讀和體悟。(編輯:趙青)
人生應(yīng)曠達,自由(資料圖 圖源網(wǎng)絡(luò))
附錄1:
[宋]陸游“戒愁”詩
短檠膏涸夜將殘,感事懷人興未闌。
酌酒淺深須自度,圍棋成敗有傍觀。
斷粞作飯終年飽,大布裁衣稱意寬。
世人閑悉千萬斛,不教一點上眉端。
(陸游《冬夜讀史有感》)
本文由騰訊道學(xué)根據(jù)《中華養(yǎng)生通鑒》(寧業(yè)高編著)整理發(fā)布,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出版,安徽省大別山文化研究院編印。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