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源大道歌》陳攖寧注解37:勤苦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19 瀏覽次數:次
原文:
他時動滿自逍遙。初日煉烹實勤苦。(第八十七句 第八十八句)
勤苦之中又不勤。閑閑只要養元神。(第八十九句 第九十句)
奈何心使閑不得。到此縱擒全在人。(第九十一句 第九十二句)
我昔苦中苦更苦。木食草衣孤又靜。(第九十三句 第九十四句)
注解:
到了將來工夫圓滿之后,自然逍遙快樂。但在當初下功的時候,實未免勤勞而辛苦。用武火時叫作煉。用文火時叫作烹。如何是武火,打起精神,掃除雜念,端身正坐,心息相依。如何是文火,全休放松,含光內守,綿綿似有,默默如無。
刻苦修煉(資料圖 圖源網絡)
雖說下手做工夫要耐得勤苦,然又不是勞心勞力動手動腳的事。所以老子《道德經》上有一句口訣,教人“用之不勤,”既說要勤,又說要不勤,豈非自相矛盾嗎。須知所說“不勤”的意思,就是不勞動,不執著。不揠苗助長。所說“勤”的意思,就是不虛度,不懈怠,不一暴十寒。閑閑,就是表示不勤。能閑閑,方能保得住元氣,能保元氣,方能養得住元神。
奈何世上的人心,總是要休息而不可得。雖說因為環境所困,不能完全放下。然而有一半也是歷劫以來的習慣,難以改變。做工夫的人,常常被這個念頭所累。到了此種地步,或任他放縱,或設法擒拿,全在各人自己做主。
曹真人言她自己當日做工夫時期,很受過許多困苦。吃的穿的,都是別人家不要的東西。所處的境遇,既孤寂而又冷靜。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下一篇:養生備于理:“三五七”飲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