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備于理:“余生二百多年”秘訣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18 瀏覽次數:次
李慶遠“余生二百多年”秘訣
食不過飽,過飽則腸胃必傷;眠不得過久,過久則精氣耗散。余生二百多年,從未食過量之食,亦不作過久之酣眠。
養生旨要
李慶遠對中醫中藥,尤其對養身、健身都有不凡的造詣和成就,被人們譽為“神仙”。他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藥方面的杰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他十分重視生活細節方面的養生。認為凡細小之事,人們往往容易急躁,如此必然傷身。
重視生活細節方面的養生(資料圖 圖源網絡)
他告誡人們,“饑寒痛癢,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愛自全之道,才是養生的準則和關鍵。”要做好養生,那就得,“寒暖不慎,步行過疾,酒色淫樂,皆傷身,損傷之極,即可亡身。”所以,按著先人的養生術,“行不疾行,目不久視,耳不極聽,坐不至疲,臥不至極。”“要先寒而衣,要先熱而解,要先饑而食,要先渴而飲,要食欲數而少,要不欲頓而多;要無喜怒哀樂之系其心,要無富貴榮辱之動其念。此乃長壽之道也。”
附錄1:
[三國]應璩《三叟》歌
古有行道人,陌上見三搜。
年各百歲余,相與鋤禾莠。
住車問三叟,何以得長壽?
上叟前致詞:內中嫗貌丑。
中叟前致詞:量腹節所受。
下叟前致詞:夜臥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長久!
(應璩《三叟》,見《太平御覽》)
附錄2:
[古代]民間《五叟歌》
古有行道人,陌上見五叟。
年各百余歲,精神加倍有。
誠心去拜求,因何得長壽。
大叟向我言,心寬不憂愁;
二叟向我言,山妻容貌丑;
三叟向我言,呼吸不用口;
四叟向我言,量腹節所受;
五叟向我言,早起又早眠。
旨哉五叟言,所以能長壽。
早起早睡(資料圖 圖源網絡)
附錄3:
[現代]錢微《十叟歌》
大叟捻須曰,我勿嗜煙酒;
二叟笑莞爾,飯后百步走;
三叟頷首頻,淡泊甘蔬糗;
四叟拄木杖,安步當車久;
五叟整衣袖,服勞自動手;
六叟運陰陽,太極日月走;
七叟摸巨鼻,空氣通窗牖;
八叟撫赤頰,沐日令顏黝;
九叟撫短鬢,早起也早休;
十叟軒雙眉,坦坦無憂愁。
善哉十叟辭,妙訣一一剖;
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壽。
本文由騰訊道學根據《中華養生通鑒》(寧業高編著)整理發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安徽省大別山文化研究院編印。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