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養顏治痛經 中醫首選益母草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10 瀏覽次數:次
益母草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夏季開花。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在夏季生長茂盛花未全開時采摘。性味辛苦涼,具有活血、祛瘀、調經、消水的功效。治月經不調、浮腫下水、尿血、瀉血、痢疾、痔疾。
中藥益母草主治痛經、月經不調
益母草的功效
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
益母草的作用
1. 對子宮的作用:益母草煎劑、乙醇浸膏及益母草堿對兔、貓等多種動物的離體子宮有興奮作用。
2. 對心血管的作用:益母草能顯著增加冠脈流量及相當顯著地減慢心率,靜注益母草制劑降低冠脈阻力,減慢心率及減少輸出量和左心室作功的作用。
3. 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體外實驗證明,益母草及其提取物有拮抗ADP誘導的正常動物血小板聚集作用,體內實驗亦證明益母草能顯著減少外周循環中的血小板總數和肺泡壁毛細血管內血小板及其聚集物,益母草對兔肺循環紅色血栓有顯著溶解作用。此外, 益母草還有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等作用。
4. 其它作用:益母草堿性皮下注射有中樞抑制作用,益母草煎劑用平板紙片法,對大腸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曬干后的益母草
益母草藥方選錄
1. 治痛經:益母草25克,元胡索10克。水煎服。
2. 治閉經:益母草、烏豆,紅糖、老酒各50克,燉服,連服一周。
3. 治瘀血塊結:益母草50克,水,酒各半煎服。
4. 治難產:益母草搗汁七大合,煎減半,頓服,無新者,以干者一大握,水七合煎服。(《獨行方》)
5. 治產后血運,心氣絕:益母草,研,絞汁,服一盞。(《子母秘錄》)
6. 治產后惡露不下:益母草,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入酒一合,暖過攪勻服之。(《圣惠方》)
7. 助婦人分娩后的子宮整復:益母草45克,當歸15克。水煎,去渣,一日三回分服。(《現代實用中藥》)
8. 治尿血:益母草汁一升。(《外臺秘要方》)
9. 治腎炎水腫:益母草50克,水煎服。(《福建省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0. 治小兒疳痢、痔疾:益母草葉煮粥食之,取汁飲之亦妙。(《食醫心鏡》)
11. 治婦人勒乳后疼悶,乳結成癰:益母草,搗細末,以新汲水調涂于奶上,以物抹之,生者搗爛用之。(《圣惠方》)
12. 治馬咬:益母草細切,和醋炒,封之。(孫思邈)
13. 除痘:用益母草500克,切成細段,曬干后,燒成灰。再用醋調成丸子,火燒呈通體紅,如此反復7次,再研細過篩,用蜂蜜調勻,存放于瓷器中。
14. 治粉刺:先將益母草50克、蘇木、桃仁各9克切碎,加水適量,煎30分鐘,去渣取汁,再將藥汁與100克黑豆加水適量煮熟后,再放入粳米和水煮粥,粥爛時,加入紅糖少許調服。
益母草泡紅棗對治療女性痛經效果很好
益母草泡紅棗 主治女性痛經
益母草泡紅棗,民間藥膳。益母草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硒具有增強免疫細胞活力、緩和動脈粥樣硬化之發生以及提高肌體防御疾病功能體系之作用;錳能抗氧化、防衰老、抗疲勞及抑制癌細胞的增生。所以,益母草能益顏美容,抗衰防老。
材料:益母草20克,鮮棗100克,赤砂糖20克。
制作:
1. 將益母草、紅棗分放于兩碗中,各加650克水,浸泡半小時。
2. 將泡過的益母草倒入沙鍋中,大火煮沸,改小火煮半小時,用雙層紗布過濾,約得200克藥液,為頭煎。藥渣加500克水,煎法同前,得200克藥液,為二煎。
3. 合并兩次藥液,倒入煮鍋中,加紅棗煮沸,倒入盆中,加入紅糖溶化,再泡半小時即成。
用法:溫熱服食。一般來說月經來前一周就可以服用,具體請咨詢當地醫生。
作用:此湯藥具有溫經養血,去瘀止痛的功效。適用于血虛寒凝型月經后期者。
注意:棗忌與海鮮同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