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至嶺道長說“壽”
欄目分類:丹道修煉 發布日期:2017-05-09 瀏覽次數:次
人生在世,不過百年光景。俗語也說“人過七十古來稀”。那么究竟該怎么樣解讀“壽”這個字呢?道家有“道不言壽”之說,那么我們尋常人經常大擺筵席祝壽慶生又是為了什么呢?如果不懂得生命存在于宇宙間的真諦,祝壽又有什么意義?且聽寂寥山夫說“壽”。
夫恬淡無為,乃玄門之所宗,逐世泳俗,為道人之所忌。浮生百年,不過螢光一閃;榮華半世,終為錦繡之魂。不悟老莊之心,豈辨時年分小大;不諳林泉之路,安知清凈是仙鄉。然而有玄羽之輩者,虛榮迷竅,外相昧心,不惜歲殘之根朽,迷戀過眼之煙云。是故,山夫感悲,聊為說壽。
壽 超然乎物境之外 資料圖
豕龐然于蟻而渺小于象,故高未嘗不卑也;犬驕橫于貓而懼悚于虎,故強未嘗不弱也;銅光顯于鐵而暗淡于金,故尊貴未嘗不卑賤也。蜉蝣以朝生暮死為長年,故秋蝗未嘗不壽也;冥靈以千載為春秋,故人雖百歲未嘗不短命也。嗟乎!何以言壽?何壽之有?縱然百歲猶短命焉,又何足怪乎九十、八十、七十、六十歲耶?
悲夫!鬼門關前夸長壽,不知自我;平生固守朽皮囊,認幻為真。況復十方得道仙真,于重霄之上而不為高,歷千古之遠而不為老,與日月同輝而不為榮,并天地共存而不為壽。我等凡夫,一介草木,區區百年,渺乎?憐乎?
且夫人之生者,死之始也;一靈真性,長存不滅。孰生孰死?嘗聞彭祖壽考八百,老聃不計春秋;凡夫夸歲彰年,終究戀世無方。誰壽誰夭?古圣云:死而不亡者壽,生而不覺者夭。信然!
夫壽也者,以言其真人者也,超然乎物境之外,逍遙乎無為之鄉,與天地而同參造化,乘道德而放游無窮,此之謂不亡之壽也;夫夭也者,以言其愚夫者也,泳逐于名利之途,沉溺于是非之鄉,以彈指而誤認長壽,以螢光而幻覺百年,此之謂百歲之夭也;夫生死者,以言其常人者也,生滅于自然之途,適性于平凡之鄉,以實樸而守其人道,以自足而順其天年,此之謂盡天年之生死也。
嗚呼!人生誤作百年長,罔昧真身執幻身!故曰:彰年夸壽,無異悲魂,涂脂粉彩,何殊塵垢!沉溺于浮名虛幻者,常以癡迷之心而輔暗昧,雖有榮光而實為朽根之藝品也;猛醒于濁世窮途者,常以清明之心而鑒真宗,縱有蓬累而實為銳志之丈夫也!
作者簡介:孟至嶺道長,1959年出生于山東微山。長期在中國道教學院任教,在道教修持和科儀等方面造詣頗深。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秘書長,中國道教協會新聞發言人。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