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草靈芝
欄目分類:草藥 發布日期:2016-08-20 瀏覽次數:次
在所有的植物里,靈芝是被人賦予神化最多的一種植物,仿佛它不是一種單純的菌子,而是仙界遺落凡間的一個精靈。《山海經》中記載:炎帝之女瑤姬,不幸早夭,死后化為瑤草。這里的瑤草又稱做瑞草,也是靈芝開始仙化的源頭。一代帝王秦始皇曾派著方士帶領五百童男童女東渡扶桑,不遠萬里尋找靈芝”這味長生不老的仙藥;三國時的曹植歌頌靈芝:…朱草被洛濱,榮華相恍耀,光彩嘩若神…”種種靈異獨特的傳說使瑞草靈芝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靈芝這種瑞草在民間也被稱為"仙草”,"太上之藥”,是祥瑞之物,在各種版本的神話故事里流傳甚廣,同時也是道家飛升成仙不可缺少的吉祥物。道家是以紫氣代表神光的,他們認為靈芝得天地靈氣而生,十年才能散枝,百年開始展葉,千年的靈芝身泛赤鱗紅光,到了萬年,瑞草狀如祥云,紫氣冉冉。這種萬年靈芝草,集天地之正氣、日月之精華、九星之星光運氣修煉,是生命的聚積和釋放,也是道家推崇的不死仙草。道書上說,初食萬年靈芝者,氣色紅潤,身體輕盈,久之,亦可得道成仙。
人們對自然萬物的認識,無非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神話的流傳,另一方面則是科學的認證。自然界的靈芝,屬于低等植物中的真菌門,擔子菌綱,多孔菌科,它和山間曠野里的草木一樣獨立怡然,野生野長。然而,與山中草木有所不同的是,靈芝是一種真菌,周朝的〈列子•湯問〉中,就有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的記載。這種真菌專門寄生在腐木的樹干與樹身,像腐樹朽樁上冒出的一根嫩芽,即使有長在地面上的,那地面之下也會有腐爛的木頭。
靈芝的生命里埋藏著無窮無盡的奇跡,它的優劣完全取決于自身的生長環境。如果它生長在光照不足,空氣又不太流通的地方,菌柄像泡過的豆子發了芽,呼呼地長,之后才能長出蘑菇似的菌蓋,模樣細瘦,很像一柄如意。但是,如果它生長在通風的向陽地帶,菌蓋會長的既寬厚又肥碩,短短的菌柄更是堅硬、壯實。這種靈芝,被古人稱做三秀”,一年之內能采摘三次。一歲而三華”,靈芝的生命豐盛無比,像人類不斷在世間拓展著生命的寬度;它扎根于腐爛的地方,枯枝朽木就是靈芝豐富的營養。如此獨特的生長方式,仿佛向世人昭示,任何艱難困苦都是考驗,就像冬天的梅花,不經歷寒霜雨雪,又怎能暗香盈盈?
在江蘇的茅山,我曾不止一次地遇見過靈芝。山石磊磊,葛藤蔓蔓。真不知道這片土地上到底孕育著多少神奇的寶物,無數次地給人以驚喜和饋贈。印象最深的是兩年前的中秋前夕,我和朋友順著印宮的后院門下山,在山道邊上的一截朽木樁上,發現了一株靈芝。看上去有幾個年頭了,寬厚壯實的菌蓋上,點綴著不規則的環形輪紋,一圈半圈的,泛著紅褐色的光。朋友找來了手鋤,將它連著部分木樁從土地上剝離開來。回到家,將它安置在一盆一沙石中,一盆盆景就這樣誕生了,神圣而美麗。
山性慈悲,蘊育萬物。元代劉大彬《茅山志》記載,茅山古時曾生長有龍仙芝,燕胎芝、科玉芝、參成芝、夜興洞芝、玉蘭芝,瑯葛芝、丹芝、瑩火芝等十余種靈芝珍品。到了唐代,茅山的野生靈芝已名聲顯赫。據說唐天寶七年(公元748年),茅山道士李玄靜在紫陽觀修煉。這一日,他來到宮觀東邊陶弘景煉丹的地方,在一處葉茂濃蔭中,巨冠蔽日下,發現一顆共有八十一莖的特大靈芝,煌煌秀麗,稱其根憑松石,氣郁蘭荃,曠代稀有,世間罕見。”遂將這種瑰奇的瑞草采下來,獻于唐玄宗。玄宗皇帝見后欣喜萬端,認為這是大唐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一個吉祥之兆,于是下詔茅山附近近千戶山民免服官役,以供道觀香火。
靈芝是一味用作服食的草木藥,據東晉葛洪的《抱樸子•仙藥》篇記述,就有五芝(其中之一為靈芝草)、 茯苓、黃精、枸杞、麥門冬、木巨勝、五味子等。現代藥理學與臨床實踐進一步證實了靈芝的藥理作用,并證實靈芝多糖是扶正固本、滋補強壯、延年益壽的主要成分。所以,從古到今,靈芝被人們當成治百病的仙草”,也不是一點依據都沒有。靈芝性偏于溫,卻可入五臟,補益全身五臟之氣,所以無論心、肺、肝、脾、腎哪部分虛弱,都可用靈芝來調節。它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增強人自身的抗癌能力;如果切碎了泡酒煮湯,還能治療肺和氣管的毛病,更有利于神經衰弱的療效。
靈芝是神降福過的瑞草,它隱軀于朽木的罅隙中,亭立在散發出腐朽發霉氣味的木樁上,任四時之風把春花秋葉吹的紛紛揚揚、斷斷續續,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從不與朽木一塊腐爛,總是化腐朽為神奇,藏著一份自然生命的妙趣,讓世界的某個角落充滿光華。
作者:楊瑩 工作單位:江蘇句容道教協會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