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武術的奇葩——武當三豐自然派
欄目分類:太極八卦 發布日期:2017-07-01 瀏覽次數:次
中國道教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武當三豐自然派武術則是道教文化的縮影。
武當鼻祖張三豐,遼東懿州(今遼寧省阜蒙縣塔營子鄉)人。元定宗二年(1247年)四月初九子時出生。67歲在終南山遇火龍真人得其真傳,泰定甲子年(1324年),南至武當山,修練九年道始成。成為武當派的鼻祖。
張三豐祖師曾在遼寧省北寧市(原北鎮)大朝陽三清觀修道,并以武術傳與道家弟子,從而開創武當三豐自然派。
武當三豐自然派有傳人。其本門秘譜為:玄云曲瑞靜……方妙明志本,大祥理幽微……定可達希夷。
其二十二代劉妙元道長,傳二十三代楊明賢(信山),傳二十四代劉志誠(煥軍)為第二十四代掌門人,傳二十五代王本成(韶君)、張本龍(張奇)、王本興(敬峰)等,其二十六代弟子近六百人之多……
武當三豐自然派系武當之謫派。其武術以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為主體,亦融會貫通演練。是陰陽相合、內外雙修、體用兼備、神形并茂,其勁路流暢,如行云似流水、剛柔相濟的傳統武術。
形意拳:要內外雙修,內功和外功同步練習陰陽相合,才謂入道,要生生不關。
內功要養丹田,練通奇八脈和十二經絡,通大小周天,才能做到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和,氣與力合。
樁功:三體式樁、混元樁等。五行拳的定步與活步練法及各項基本功的單操。然后練連環拳、十二形拳等。象形取意,先明勁后暗勁而后練化勁。這是練好形意拳的基本過程。
八卦掌:仍要內外雙修。同步演練才能陰陽相合、體用兼備。
樁功:站好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大樁和內功,才能發揮本能,調動潛能,才能控息發招取勝。
八掛以擰旋走轉為特點,固必須要先練好趟泥步、雞形步、鶴形步等。再配合八種圈手的方法形成活盤。可謂一步神仙、二步用手、三步陰陽、四步盤根、五步五行、六步連環、七步走圈、八步定位。
手法講究:竄插劈撩橫撞扣翻,掌法講單雙順續合同回龍蛇八掌。然后練好八大掌、連環掌、活盤掌、飛龍掌及劍、桿、刀、槍器械等。
太極拳:太極拳以松靜圓勻穩準為原則,其八種手法與五種步法合成十三勢,這也是五行和八卦所合成。故太極拳是高層次的拳術。
先練明勁、暗勁后練化勁。也是內外同練、陰陽相合。即不懂陰陽則不懂武術。樁功以馬步樁、川字樁、混元樁為主。然后單操基本功、練套路、操器械。循序漸進才能達到六合,才能領悟到三豐祖師的“犯者立撲”;對敵似“老叟戲頑童”之境界。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