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太極拳對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的調理康復作用
欄目分類:太極八卦 發布日期:2017-08-15 瀏覽次數:次
脊柱,它長約70cm, 由24塊椎骨連接,構成了人體的支柱和中軸,由4個生理性彎屈形成了人體最美麗的曲線。然而,這也是一塊 “多事之地”。人到老年,由于性激素水平降低,于是骨的生長減緩,鈣鹽沉積減少,骨組織中成骨的細胞不活躍,不能產生骨的蛋白基質,致使骨生成少,吸收多,骨質就變得疏松。
骨質疏松就容易產生脊柱畸形,所以容易形成駝背縮胸。在椎間盤、椎間關節及椎周軟組織損傷或發生退行性改變后,遇上輕微扭挫、過度疲勞、 姿勢不良、感受風寒、內分泌失調等誘困。就可能出現脊椎關節錯位、椎間盤突出、韌帶鈣化或骨質增生,對神經根、椎動靜脈、脊髓或交感神經等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刺激或壓迫,甚至導致支配內臟器官的植物神經功能的紊亂,而引起多種臨床綜合征。
因此,人到老年要養成“站如松、坐如鐘”的良好習慣,越老越要挺起你的脊梁,無論走路、站著或坐著都要挺胸拔背、抬頭收腹,這樣將會使之外表和感覺上都是年壯體強。切莫高興了就趾高氣揚,稍一碰到了麻煩就垂頭喪氣、腰都直不起來,時間久了將會出現龜縮的體型、呆滯的眼神。
一個老年人如果長時間彎腰垂頭,會導致肩膀關節滑囊炎及腱鞘炎,還會制約肺部呼吸。如抬頭、直起腰來, 肺活量可能增加20%左右。只有吸入更多的空氣,而身體各部所獲得的氧氣量才能隨著增加,這樣人就不容易疲勞。養成抬頭挺胸、直腰的良好姿勢還可減少腰背酸痛感和脊柱的彎曲。
同樣,一個老年人,如果長時間彎腰垂頭,還會導致越老越矮,骨頭老化變得脆弱易折,也就是骨質疏松。這時脊柱骨的一節節脊椎骨椎體變薄,脊椎骨變彎、變短,形成了背痛,椎間盤也會變得又薄又硬,結果就越老越矮,有的還會過度駝背。
堅持挺胸、拔背還能增強大腦的記憶力。人的大腦時刻都需要氧氣及其他營養物質的足夠供應,而腦所需的氧是全身的40%,其血液的需要量是其他器官的30倍。供給大腦的血液越多,其思維記憶能力就發揮得越好。如果大腦出現供血不足,就會造成反應遲鈍,記憶力明顯減退。堅持抬頭挺胸,使頭部兩條大動脈挺直,頸部 動脈不受壓迫,血液暢通無阻,可使豐富的血液順利地灌注到腦部,保證大腦所需的乙酰膽堿、卵磷脂等營養物質的大量供應,敏捷的思維、良好的記憶便油然而生。……
當然,以上是告誡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但是,適當科學的體育鍛煉對于防止骨質疏松更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對于老年人來說習練太極拳便是最好的運動選擇。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太極拳在鍛煉肌肉方面可能不及其他負重運動,但在紓緩精神壓力方面確有相當的功效,并可有效的防止骨質疏松。這項報告稱,練習太極拳后,運動者的血壓及脈搏減慢,而且太極拳運動量較小,又能增加關節的靈活度,對預防骨質疏松癥或改善骨質疏松者的生活質量很有幫助。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