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看勞逸過度
欄目分類:中醫養生 發布日期:2016-06-15 瀏覽次數:次
網站
勞逸結合有度,是維持健康的必要條件。適度的勞動和體育鍛煉,有利于氣血的流通,可增強臟腑功能和體質;適當的休息,有利于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腦力,維持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若過度勞累和安逸,則不利于健康,有時甚至可導致臟腑氣血的失常而引發疾病。 網站
(一)過勞
過勞,主要包括勞力過度、勞神過度、房勞過度和久作傷損四個方面。
1.勞力過度
勞力過度,是指持久地從事繁重或超負荷的體力勞作,積勞成疾;或突然用力過度與不當,而造成傷損。勞力過度致病,一方面“勞則氣耗”(《素問·舉痛論》),損傷臟腑精氣,導致臟氣虛少,功能減退。由于肺為氣之主,脾為生氣之源,故勞力太過尤易耗傷脾肺之氣,常見肢體困倦,少氣懶言,喘息汗出,形體消瘦等癥。另一方面,勞力太過容易造成肌肉筋骨等形體的傷損,出現肢體的腫痛、功能受限等癥。
2.勞神過度
勞神過度,是指長期用腦過度,思慮勞神而積勞成疾。心主血脈而藏神,思慮無窮,勞心太過,易使陰血暗耗,心血虧虛,神失所養而見心悸、心煩、失眠、多夢、頭暈、健忘等癥。脾在志為思,故思慮太過常損傷脾氣,使脾失健運,而見食少納呆、腹脹、便溏、四肢倦怠等癥。此外,勞神過度尚可導致心肝血虛或心腎不交等病理變化。
3.房勞過度
房勞過度,是指性生活不節,也包括頻繁手淫,或婦女早孕多育等,以致傷損。恣情縱欲,房勞過度,最易耗傷腎精,損傷元氣,甚至出現未老先衰之象,臨床常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精神萎靡,或遺精、早泄、陽痿,或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等;甚則出現骨蒸潮熱,肌肉消瘦,發為虛勞。明·龔廷賢《壽世保元·虛損門》即指出:“人有入房縱欲,不知葆澀,以致形體消瘦,面色萎黃,兩足乏力,膝細腿搖,皮聚毛落,不能任勞,難起床席,盜汗淋漓,此損精而成癆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