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云觀六趣 從“騎驢”說起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說起白云觀北京四九城沒不知道的,與雍和宮一西一東,一佛一道遙相呼應。白云觀名聲大有四因:
白云觀
一是字號老,建于唐開元年間,有1250多年的歷史;
二是規模大,東西中三路,四樓八堂十二殿,三山一臺一福地,號稱全真道“天下第一叢林”;
三是廟會時間長,初一到到十九——18天半。
最有特色的是白云觀“六趣”:騎驢摸猴打錢眼,撫馬順星會神仙。
一趣:騎驢逛白云觀是百姓一大樂事。
早先交通不便,一到春節,西便門外就聚集很多小毛驢,花毛八七的雇頭驢代步,又好玩,又神氣,訓練有素的驢不用主人跟隨,馱上人一拍屁股,顛顛兒地直奔白云觀,客人下來又原路返回。騎驢的多是帶小孩的婦女、三寸金蓮的老人,好奇的少年。一路上毛驢成隊,步步飛塵,棚車間雜,吱吱作響;來的歡聲笑語,去的喜笑顏開;真是白云觀廟會一大景觀。這一習俗保留至今,不同的是不為代步而是娛樂。如今的小孩很少見驢呀馬的,騎驢過過隱找找感覺,仍不失一大樂事。
騎驢逛白云觀
二趣:摸猴自古以來就是白云觀特有的春節熱門活動。
白云觀山門有三座門,中間門券上的石雕圖案中隱藏一只小石猴,手掌大,活靈活現。觀內有三只小石猴,不在一處,若不誠心尋覓,手摸眼看心印,三猴難以在人心目中相會,故有“鐵打的白云觀,三猴不見面”的俗諺。據說,摸了小石猴可四季平安,吉祥如意,大過年的,誰不圖個吉利呀,所以找猴、摸猴成了一種習俗,一種時尚、一大熱點。
摸猴
今天人們對摸猴的熱情有增無減,從初一開廟,摸猴的長隊前擁后擠,從早到晚總保持三四百人的長隊。摸完小猴帶著一種滿足感、欣慰感走進山門。一個老道士說:“每天摸猴的占游人的八成以上。按老令說,三只猴都要摸,摸了,三猴見了面,一年大吉大利!蹦莾芍辉谑裁吹胤桨?”“說出來就沒意思了。不是說享受過程嗎,找,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也是對心誠的考驗!钡朗空f的也是?扇舸蟮膹R觀,找兩只拳頭大的小猴,好比大海撈針。樂趣也要付出代價,享受也要墊付成本。
三趣:打金錢眼也是熱門活動。
進得山門見一白玉石橋,名“窩風橋”橋洞兩側各掛一個直徑約一米的大金錢,錢孔中掛一銅鈴,東西兩側的道橋上,里三層外三層的人憑欄投擲銅錢(兌換的仿制錢),據說,投中小銅鈴當啷一響,一年吉利,財運恒通。橋下無水,銅錢厚厚的一層。早先橋洞下是一道士坐在方桌上,銅錢穿過錢眼打中道士才得吉利發財,現在有時放一件道袍代替。
窩風橋
這橋為什么叫“窩風橋”呢?相傳,明正統年間,佛道對立得挺厲害,經常斗智斗法。有個王和尚是個替僧,就是替皇后娘娘出家的替身,仗著娘娘的權勢想斗道白云觀的道士。他在白云觀西南建了一座寺廟,取名“西風寺”,意思是“西風吹散白云”。果然觀中香火日益冷落,道士著急了,最后決定在山門里修一座橋,叫“窩風橋”,目的是“窩住西風”。王和尚一看又斗敗了,只好改名。自此白云觀的香火比以前更旺啦。
四趣:摸馬祛病。
酷似駿馬的銅獸,細看身似騾,臉似驢,耳似馬,蹄似牛,俗稱“四不象”,正名叫“特”。傳說“特”能祛病,誰哪兒不舒服,先摸自己有病的部位,再摸摸“特”相應的地方,即可手到病除。不花錢,不費事,能治病,何樂而不為呢?摸“四不象”尤其是老人的樂事和對健康的寄托。
摸馬
銅獸有何來歷呢?據一位老先生說,乾隆爺有一匹御馬,體魄彪悍,嘶如虎嘯,威震四方;奔似疾風,日行萬里。乾隆帝六下江南,平息叛亂,抵御外寇,御馬跟隨乾隆帝走南闖北,化險為夷,所以深得寵愛。馬死后乾隆帝念念不忘,于是令工匠為御馬鑄象紀念。鑄幾次都不滿意,工匠愁眉不展。一天,一個過路老人要水喝,工匠頭盡顧發愁了,也沒理會。老人喝了水就走了,有人發現碗下壓一張神獸圖,形象奇特,工頭大悟,原來是魯班爺下凡點化,再找老人早沒影兒了。不幾日大功告成,皇上十分滿意。因形象奇特,取名叫“特”。古代有“千里馬、萬里特”之說。意思是日行千里為馬,日行萬里為特,也叫“神特”,是神之一。
五趣:正月初八是道家祭星的日子,稱為“順星”。
“求順星”在元辰殿,殿內供奉北斗眾星之母“斗姆”和六十甲子星宿神。香客游人按自己的生辰(以立春為界)找自己的星宿神(即本命神)和當年的值年神(流年照命星),禮拜、獻香資、求簽,預知一年的運勢。據說“男怕羅候,女怕計都”,如果此二位尊神照命,一年不吉利,要少說話、少出門、少管閑事、少招惹是非。 遇虎狼之害,邪病之災,有難之時,只要大呼本命神名號,百惡皆伏,災難隨解,化險為夷。晚上殿內燈盞齊明,擊鼓鳴鐘,經聲朗朗,熱鬧異常。
元辰殿
六趣:傳說正月十九是丘祖仙人的生日,過“燕九節”。
十八日晚到第二天清晨,仙人扮作乞丐,商人,農人,小販等常人,下凡超度有緣人,若有緣遇見神仙則祛病延年,富貴吉祥。所以從晚上到第二天清晨,道人游人徹夜不眠,在“會仙福地”及觀內外,說笑聊天,飲酒品茶。遇見熟人互道:“您多虔誠!”遇見生人更是熱情招呼,沒準兒是仙人裝扮的哪。到底遇見與否,只有丘仙人知道,別人都蒙在鼓里。總之,每個人都猜想遇見誰誰象是仙人化身,肯定會了神仙,心中快慰,憧憬未來。即使美夢不能成真,起碼有個好心情。
燕九節
十九日一過,觀門一關,年就算過完了。今天“燕九節”只留下美好的傳說,讓人們去追憶,分享老人們的快樂。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