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機妙算斷吉兇 贛南四大堪輿祖師傳奇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堪輿術,即相地術,俗稱風水術,是占相陽宅(生人住宅)和陰宅(死者墓葬)的地形、環境、結構、坐向以測斷吉兇休咎的方術。
早期的相地術,以觀察地形為主,占卜吉兇為輔,到了漢代,受當時盛行的陰陽五行學說影響,把興工動土的人事與天體運行相聯系,產生黃道、太歲、月建等宜忌,以及五音配五姓的圖宅術,地道(空間)的觀察與天道(時間)的占測并行不悖。到了宋代,相地術發展為宗廟與江西兩大流派。江西派又名巒體派、巒頭派,術家相傳始于唐末楊筠松。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便是楊筠松、曾文辿、賴布衣和廖金精。
“救貧先生”楊筠松 制煞盧王稱帝野心
楊筠松
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后人也稱為“楊救貧”。竇州人。生于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死于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楊筠松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為唐朝著名地理風水學家。名益,別號亦玄,世稱‘救貧先生’。楊公仙師祖籍山東竇州府,父名淑賢,剩三子,長曰筠翌,次曰筠殯,三曰筠松。幼習詩書,一覽無遺,十七歲登科及第,官拜金紫光祿大夫之職,掌管瓊林御庫。至四十五歲,因黃巢之亂,志欲歸隱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地理之術。因為其用地理風水術行于世,是貧者致富,所以世人稱其為“救貧”先生,后人由此也稱其為“楊救貧”。
傳說楊筠松一生致力于風水之術,扶危濟困,晚年卻不幸為政客所害。在他所處的時代,唐帝國已經衰微,諸侯稱霸。統轄虔州(今江西贛州)的諸侯是盧光稠,他早有獨霸天下的野心,于是自立為王,號稱盧王。盧光稠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便請楊筠松為其卜天子地,卜得后,將其母改葬。在答謝楊筠松的宴席上,盧光稠問楊救貧還有天子地否?楊筠松答道:一席十八面,面面出天子。盧光稠不愿別人也得到天子地,與他爭奪天下,于是在酒里下毒。楊筠松察覺后,立刻帶著徒弟回家,可惜船到雩都藥口壩,便毒性發作,楊筠松問弟子曾文辿此處何地,曾文辿說是藥口,楊筠松嘆道:藥到口死矣!仇不可不報也。臨死之前告訴曾文辿游說盧光稠在贛州磨車灣安裝水碓,十字路口開鑿一口水井,則世世代代為天子矣。曾文辿不解,詢問其中的奧妙。楊筠松解釋道,磨車灣安碓,單打盧王背,十字路口開井,盧王自縊頸。在不同的位置上安碓鑿井,在風水上破了贛州的“天子氣”,制煞了盧光稠。后來盧光稠果真背長癰疽,疼痛難忍,自縊身亡。
楊公高第曾文辿 尋定堪輿人世居寶地隱修
曾文辿
曾文辿是楊筠松弟子,曾文辿(公元854—916年),字縫輿,號逸真,江西于都葛垇小溷村人,生于唐大中甲戌歲(854),卒于梁貞明三年丙子歲(916),享年63歲。其父曾德富。兄文遄、弟文迪,文辿排行第二。曾公幼習詩書,熟究天文經書,黃庭內經諸書。隱居雩都黃龍寺時,緣遇楊公筠松,得其悉心指黠青鳥,遂得堪輿大道。
曾文辿也是楊救貧的首座弟子。楊救貧云游天下,本無意駐足,但曾文辿卻想找一塊吉壤定居。有一天,曾文辿發現三僚這個地方不錯,就告訴師傅楊救貧說他找到了一個“前有金盤玉印,后有涼傘遮蔭”地方,如果住下來,子孫可以世代為官。楊救貧過去一看,果然是一塊山環水繞的肥美盆地,盆地中間有一座長條形的石峰,盆地后部有一棵涼傘形的松樹,樹下是一塊圓形巨石。
他告訴曾文辿說:“這里果然是我們堪輿人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羅經吸石,后有包裹隨身,住在這里,子孫世世代代端著羅盤背著包裹出門。”楊筠松和他的二個弟子一起,在盆地中間搭茅棚居住,他們把茅棚稱為“寮”,師徒仨人是三座茅棚,附近的人們就把這里稱作“三寮”(現在寫作三僚)。
廖金精斗法楊救貧 甘拜下風得真傳
廖金精
廖金精名瑀,字伯玉,相傳其曾入山學道,長居虔化縣(今寧都)翠薇峰金精洞,自號“金精山人”,故后世稱其為廖金精。相傳他年方十五,已經精通四書五經,鄉人稱其為“廖五經”。唐末兵荒馬亂,科舉不繼。廖瑀的父親廖三傳擅長堪輿,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轉而研究堪輿之術。楊救貧在興國、寧都、于都一帶活動時,廖瑀與楊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楊救貧,年輕氣盛,屢屢與楊公斗法。有一次,黃陂廖氏請楊救貧去堪定一個門樓位置。廖金精預先用羅盤定準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個銅錢做標記。楊救貧來后,卻不用羅盤,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隨手往地下一插,卻正中了銅錢中間的方孔。廖金精這下服了楊公,虔誠地拜楊公為師。廖金精原來住在寧都東山壩。為早晚追隨楊公,他隨師傅遷到興國三僚村居住,后來得到楊公親傳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楊公祠大門的對聯“竹杖青奇萬里河山歸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隱郎中”就暗寓了這個故事。廖瑀著有《懷玉經》、《俯察本源歌》、《一盞燈》等著作傳世。
“先知山人”賴布衣 《青烏序》成就明朝帝業
賴布衣祖墳——江西寧都賴仲方墓
原名賴風岡,字文俊,自號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號稱“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岡人。生于宋徽宗年間(公元1101-1126年間)。賴布衣,曾任國師之職,后受奸臣秦檜陷害,長期處于流落生涯中。賴布衣的足跡幾乎踏遍祖國大地,憑著精湛的堪輿理論于與技術,一路憐貧救苦,助弱抗強,留下了許多神話般的傳說,“風水大師”的名聲不脛而走。香港、廣州、英德(大灣鎮布心井村)等城市都是由賴布衣堪定選址。傳說賴布衣所著《青烏序》剛剛脫稿就被南華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經一百多年后傳給了劉伯溫,劉伯溫憑它輔佐朱元璋成就了帝業。后來賴布衣看破紅塵,遁隱山林,長與青山白云為伴,不見其蹤。賴布衣被尊稱為贛南四大堪輿祖師之一。賴布衣故鄉的“布衣祠”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旅游景點,傳世有《催官篇》等。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