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祥貞(四)華山修道遇高賢 終南學醫拜名師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解放前夕國民黨殘余部隊逃上華山
就在曹祥真與母親何高理在紫氣臺道觀專心修道的時期,她們想不到的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己進人了新的歷史階段。
1949年5月20日國民黨陜西保安第六旅旅長韓子佩在解放戰爭雄風的壓迫下,率旅部和特務營百余人,逃上了華山,占據了登山要道,妄圖負隅頑抗。
解放軍智取華山八勇士雕塑
匪徒們逼迫山中的道教徒乾道(男道士)為他們做粗重的活,逼迫坤道(女道士,又稱道姑)為其洗衣、做鞋襪。因怕道教徒下、山給解放軍帶路送情報,匪徒們對山上的道教徒實行了產格的管制。道教徒如不聽使喚,輕則受皮肉之苦,重則有生命之憂,道教徒恨透了這批嗜殺的魔鬼!終于在6月19日解放軍智取華山成功,迫使盤踞華山之敵投降,解放了山上被看押的道教徒。
新中國成立華山道士成立華山服務社
新中國的成立,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新的社會制度建立起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由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開始實踐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華山道教界也和全國人民一樣,在歡慶自己當家作主的同時,為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的要求,組織起來參加學習,提高道教界自身的思想覺悟和認識。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全山道眾積極響應政府“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以實際行動表達了道教界的愛國主義激情。
1956年華山全山的道教徒在黨和政府的關懷幫助下,成立了“華山服務社”。在新中國建立之前,社會中雖因貧病和仕途失意,或因看破紅塵而到華山尋求解脫出家入道的人很多,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華山道教隆重的“古會”節日,是四方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朝拜西岳大帝的盛會。那時華山道教界有道士100余位,其中有道姑9位,散居于山上山下有50余座道觀場所。道士們宗嗣法派主要是全真派中的龍門、華山、金山派系法裔。當年的華山道教的實際情況是呈一盤散沙,全山道教界已無能統屬全局的領袖人物。
華山服務社成立于1956年農村集體化之時,是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將華山自山口玉泉院以南,山上38座道觀廟宇以及所居其中的道士組織成立起來的。華山服務社成立之后,大廟、小廟的道士都被團結在一起,集體管理和學習,全山道眾都是華山服務社的社員,全部廟產屬華山服務社集體所有。當年華山服務社山上山下有旅社十幾個,還有集體性質的食堂。山上道士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是由道教徒自己擔上山去,而女道士們在其中尤其受到優待,她們所干的活,一般是為山上招待所拆洗被子等等,所以她們生活得很輕松。
1957年習仲勛到陜西視察時的照片
結緣中央首長習仲勛夫婦
那時社會中的人對“旅游”這個訶,在頭腦中并沒有什么概念,道教界自己雖然有多處名山勝境,但對旅游也沒有什么認識,所以當年到華山旅游的人并不多。華山的道士在工作之余,除了集體組織的學習,私下里則讀讀經書,做一些完善自我信仰的活動。規律性的內容也就是日常間完成重復的生產勞動任務,所以道士們也并沒有什么太過勞累的事情可做。曹祥真道長當年因年輕,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所以被安排為華山服務社的會計。過去的會計職務并不像今天這么專業,所以她還兼有導游的職責。來了重要客人,服務社的負責人即叫她:“祥真,你去陪著某某首長到山上轉一下。”
也是曹祥真道長當年的緣分,1957年(或1958年曹也記不清年代)竟使她有緣能夠與當年的國務院副總理習仲勛夫婦相識。這也是當年偶然的巧遇。本來曹祥真道長下山剛轉回到廟觀,在山道上即有人來通知她,要她陪同北京來的一男一女兩位首長參觀華山。
曹祥真山上山下用了兩天時間陪同著兩位首長參觀了華山的許多特色鮮明的景點。在陪同途中她以自己對華山深刻的了解,介紹典故、軼事,使首長既感嘆華山的神圣偉大,也為華山人文歷史的悠久而高興。
在與兩位首長的交流接觸中,曹樣真知道了男首長就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習仲勛先生,女首長齊心女士,是習仲勛的夫人。曹祥真也學別人稱她為“齊心夫人”。
首長平易近人,對曹祥真這位出家的全真道姑更是尊重關心。齊沁夫人問年輕的曹祥真道長說:“小曹,你今年多大年齡了?”當得知曹祥真年齡比自己還小時,就對一直以“齊心夫人”稱呼的曹祥真友好地說:“你今后就叫我齊大姐吧!這樣我們好說話,你這樣叫我齊心夫人多別扭啊!”以后曹祥真道一長就一直與習仲勛夫人齊沁女士以姊妹論交,曹祥真稱齊心女士為“齊大姐”,多少年一直如此。
原來當年的習仲勛副總理所主管的工作中,宗教事務也是主管范圍的一個內容,建國后他這是第二次上華山了。時隔不久,他第一次上華山時,就有人向他介紹曹祥真這位年輕的道姑情況,所以對曹祥真有一個概略的印象,當齊心女士得知曹祥真的年齡比自己還小時,就勸導她說:“現在解放了,婦女翻身了,你趁著年輕還是為自己作個長遠的打算吧!”當時因曹樣真年輕,人又長得端正,所以勸她還俗重新組織家庭的人很多。
曹祥真是位知好識歹的人,她理解大家對她的好意,尤其知道習仲勛副總理和夫人齊心女士那樣苦口婆心地對她勸導,全是真心實意對自己的關懷,于是就將自己的家庭和身世告知了兩位首長。并說明自己出家人道不是一時權宜之計,是經過深思后的人生選擇。她經過十多年的道觀清修,越來越覺得道教的信仰更適宜自己,而自己的心性也更適合單身獨處終身清修。
她知道,建國后黨和政府制定有《共同綱領》,其中明確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條文。當年身為國務院副總理的習仲勛自然是《共同綱領》的維護、倡導和模范執行者。當習仲勛夫婦明白曹祥真確實是一位有虔誠信仰的道教徒后,對其更為尊重。齊心女士對曹祥真道長說:“新社會,新時代了,出家人也要學習時事政策,年輕人更要不斷進步。新社會的人都要自食其力,道教徒也要勞動自養。你現在年輕,應該學一些技能,以提高自養的能力。” 曹樣真道長聽了齊沁女士的一番話,很覺茫然。一個出家人,平時只知道敲木魚誦經禮神,敬香燭叩首天尊。除此而外,又能知道什么、學習些什么技業?又到哪里去拜師學藝?
終南山樓觀臺
出華山入太白 拜師道醫學針灸
習仲勛夫婦見多識廣,他們對曹樣真道長說:終南山樓觀臺有個老道長,中醫針灸很出色,可以去向他求學些中醫之道,既有濟世救人的實用,又對道教徒自身修持有益。曹樣真為難地說:“樓觀臺是一座只留乾道掛單的道廠觀。”齊心女士說:“如果你愿意去求學中醫針灸,這些都不是太大的間題,還可請地方政府去幫助做工作,將你介紹過去就行了。”•
在政府部門的協調和幫助下,曹祥真真的有機緣去樓觀臺求學中醫,這是她出家華山后首次出外掛長單。
50年代曹祥真道長在華山與習仲勛夫婦相識后,多年來相互間一直保持著很好的友情。習仲勛先生性格豪爽,重情誼,他平易近人的風度也一直在道教界傳為美談。1986年9月間中國道協在京召開第四屆代表會議.9月17日上午,時任中共中央政洽局委員的習仲勛和全國政協副主席楊靜仁、趙樸初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接見與會全體代表。當習仲勛一走進人民大會堂時即親切地喚道:“祥真!祥真!祥真來了嗎?曹祥真道長在時為道協會長黎遇航的陪同下,急忙迎上前去,習仲勛先生即站著與曹樣真等道長談笑風生地講了十余分鐘話、這件事給道教界留下了探刻的印象!
習仲勛夫婦給曹樣真道長介紹的中醫師傅,是樓觀臺的一位名叫李元通的老道長。李道長不僅精通中醫針灸,且熟知丹道武術,內練技擊,均身蘊絕學。他慈悲正直,以醫道濟人救世,遇人求醫除疾,從來不厭其煩,不辭勞苦。遇必須上門診病者,哪怕山高路遙,也從無怨言。當年李元通道長年已七十余歲,由于修煉得法,精氣神很好,所以使人覺其有飄飄然神仙之貌。
李元通道長對政府部門給他介紹來學中醫針灸之術的坤道女徒曹祥真很歡迎,他對曹祥真認真進行傳授。
要說修道之人,學中醫也來得快,因為道教的養生之道、修煉功法,許多都與中醫之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懂行的人說“醫道不分”,就連古體醫字的寫法也透露出醫道之間的關系。曹祥真對中醫理論、針灸技法,學得很專心,掌握得也快。
恩師李元通道長在“派系斗爭”中經受磨難
李元通道長的要求更為嚴格,認真傳授技術,坐在旁邊讓曹祥真給病人做臨床,多將實踐的機會讓給女徒。心法手法,關節竅要,老人家對女徒曹祥真遠辟近喻、諄諄善誘、示范開導。曹祥真也是深與歧黃有緣分善根的人,一點就通,再加其聰慧好學,能舉一反三,所以她的醫道進境神速。她也就是學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已經基本掌握了中醫針灸的基本知識和實踐要領。
一年之后,曹祥真重新返回了華山。她在李元通道長處學得的中醫針灸,不僅使她自己掌握了一門濟世救人的技能,且因此而參悟了自身修煉的許多玄機奧妙。中醫之道對她的女丹修煉在后來的歲月中也起了大作用,這是后話。
再說李遠通道長,丹功武術諸門精通,所以門下道徒俗眾很多,尤其是前來拜于座下求學武術弟子更多。這弟子一多,李元通道長自然就難以親自約束管理,尤其是那些前來學武的弟子,都生性好動,難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就有一些武術弟子在外給他惹出事來。如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一切的一切也都是能夠說得清楚的事情,但是“文革”運動發生后,能夠說得清楚的事情,也會道不明白了。首先是有了派性,社會環境變得復雜起來了。李元通的那些武術弟子煉家弟子們,許多人也都卷到派別的爭斗之中去,雙方爭斗,哪能不鬧出事來,對方了解到這是李元通的弟子鬧的事,自然要報復。于是李元通就被人抓去關了起來。
曹祥真道長現在回憶起來,仍然深為這位中醫師父而嘆息:“我平時自認為對人慈善,但比不上老前輩李元通道長對人的慈悲!他在獄中不吃造反派的飯,卻還堅持給‘文革’中抓來關在獄中的難友病人看病。他是絕食而亡的。‘文革’之后,曾有人提出應該給李元通道長平反,但一個出家人又有什么反可平呢?冤枉死了,也就死了吧!”
李元通道長當年仙逝時已85歲高齡。他在獄中絕食,是否是在后悔擇人不善為自己傳技匪人而后悔?亦或對當時的社會現狀厭倦或失望?亦或是對造反派的抗議?……這些都無從知曉了,但曹祥真道長講的話很好:“人要善待別人,善待自身,善待社會,還要謹慎地處人處事,否則這人生在世上也真是無聊,將會生出無限悔恨!”
文/袁志鴻 來源:《當代道教人物》華文出版社 騰訊道學整理 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