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祥貞(一):扮男裝母女離鄉 入華山學修全真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這是1946年3月的一天清晨,晨光微曦中,在陜西渭北合陽地方一個稱做長市口村的村頭,走出兩個帶行李的人來。一老一少,看那模樣,就知道這是要出遠門的母子二人。那母親已是五十四、五歲左右,兒子則長得高挑秀氣,看那樣子也就十七八歲的年齡吧。母子倆衣著樸素,給人一種清新大方的印象。只是那小伙子卻有些緊張、害怕,眼神中不時地流露出慌亂的神色,那小白臉更有著男子漢少有的嬌羞。
雖然已是春天了,但初春陜西渭北的風,仍然像刀子似地割著人的手和臉,浸透人的衣服、鞋襪,使人仍然感覺到寒冷刺骨,仿佛冬天永遠不會消失!但隨著母子倆不停地行走,匆匆地趕路,逐漸地她們感到身體暖和了,漸漸地又感覺到身體有了絲絲熱汗。于是兒子終于用清麗的嗓音對母親說:“媽,歇一下吧!”但母親立即用不容置疑的語調否決了兒子的要求。母子倆仍然埋頭向前匆匆趕路……
渭北景觀
日落星現,整整走了一天的路程,眼看著天很快就黑了下來。這母子倆看樣子也不是常出外走路的人,她們那腿腳走路一瘸一拐的樣子,就知道她們不僅早就累極了,且腳上肯定是打起了許多的血泡。在這一天的時間中,他們餓了就拿出備有的窩頭啃幾口,渴了就在就近之處掬一捧生水來喝。母子倆很少講話,只是一個勁地趕路,進村過莊她們更不隨便與人搭腔說什么。好像她們對要去地方的路徑并不十分清楚,因為每到三岔路口,那母親則必然會去向過往的路人詢問,打聽道路,原來她們這是要去渭南地方的華山呢!
這一整天的路程趕下來,她們離開合陽老家少說也有了七八十里的路程。夜幕已經降臨了,不能再趕路了。一是沒有月亮,夜晚趕路看不清道,很容易就會迷失方向;再就是母子倆人匆匆趕晚路,很容易使人起疑心,何況趕晚路也不安全。
這母子倆于是就在一戶人家場院里找一處麥秸垛下能避風處打開鋪蓋就歇了下來。不想那主人家門洞里的惡犬竟兇狠地毫不留情地“汪汪……”叫喚起來。聽到狗吠之聲的主人,點著一支“油葦子”(渭河地方的簡易照明工具),“吱呀”一聲打開門出來查看,見是嚇傻了的母子倆過路人在麥秸垛下歇腳,什么也沒有說,只是在那緊跟身后“嗚、嗚……”有聲的兇犬腦袋上愛憐地拍拍,掩緊山羊皮襖就走進屋關門睡覺去了。
那狗也不兇了,仿佛完成了使命,回頭看她們一眼,“嗚……”的一聲,也返身鉆入門洞中的狗窩里去了。那年月,逃荒要飯的苦人多得很,經常有那落難人在人家的場院麥秸垛下歇腳過夜。主人家如不是那種兇狠刻薄之輩,也都不會非去趕走人家,或說道什么的。
遇事幫不了人,也要行個方便,這也是中國人較為普遍的做人準則和積德心理,真正落井下石的惡人還是少數。再說那靠著麥秸垛坐著的母子二人,她們用鋪蓋掩著半個身子,看著天邊眨著眼的星斗,這時正在嘀嘀咕咕低聲地說著話。
那母親悄聲地叫著兒子的名字說:“群英,這一天走得腳痛了吧!娘這一輩子什么樣的苦累都能吃得下忍得住啊!我吃素念經,就是為求你們平安。我看不了你們心中不痛快啊!”
她用手在兒子的頭上摸摸說:“自從你爹去了以后,這么多年,我一把屎一把尿地將你們仁拉扯大,不想你又過得不順心。人這一輩子不容易啊!我勸你馬虎湊合,你又不肯。這不,出外就是千般苦哪!你把那腳放媽懷里來,我給你揉揉吧!”
那兒子說:“媽,我什么都想清楚了。我們都已經跨出了家門,還說什么呢?……我的腳上可能打了幾個泡,腿腳酸痛。走了整天的路,腳也臟得很了。您這一天也是夠累了,瞇著眼歇著吧。我醒著注意著呢!”
母親卻反過來說:“你年輕瞌睡多,睡會吧!我這個年紀哪還有什么覺要睡,你睡吧。”是啊!自從丈夫去世后,她有多少個不眠之夜啊!…”看著天邊那無數只眨巴著眼的星星,她在想:死鬼你在那邊過得好嗎?你竟那么狠心地拋下我們孤兒寡母輕輕松松地走了,F在孩子們也都大了,我和老二在這俗世社會中也確實待不下去了,我聽孩子的話,已走出來了。我帶著她去找一種與世俗不同的生活,走出家,找一所道觀去修道了,去過那種戲文上說的“青燈黃卷”的日子,為你也多念幾卷經,為我們其他倆孩子多祈些福報吧!你要覺得一人在那里孤單冷清,就別等我了,早些找處好人家,投胎做人去吧!……
這一夜,母子倆都各自想著心事,誰都沒睡覺。按照各自的心路,她們都想了很多很多。她們在想我們這一去,猶如“開弓沒有回頭箭”。是啊!她們母子倆現在是去道教勝地——西岳華山,但并不是日常所見的善男信女去朝山進香,她們是去出家做道士,是去做真正的出家修行之人啊!
第二天大清早,這母子倆就收拾起鋪蓋,又一拐一跋地趕路去了……
1935年 一個外國人拍的華山
在第二天的中午,她們終于到了華山腳下。在華山玉泉院,她們先歇腳住了下來,幾天后覺得這里離塵世還是太近了,于是并不在此長留,而攀登華山,入五里關,過石門,渡千尺幢、百尺峽,登上天梯,越蒼龍嶺,進金鎖關,然后在南天門下,禮梅嘉瑞道長,求為座下弟子,出家修全真之道。
華山南天門梅嘉瑞道長,見這母子二人同時出家修道,甚為奇怪,及聽二人敘明家庭及自身真實情況,更為驚異。那俊俏后生不是男兒,原來是個女兒身,又為行路方便而女扮男裝。老道長既贊佩這母女臨事的心智,更欽敬她母女向道的決心,同時也同情這母女倆的經歷和家庭情況,遂接受那女兒曹群英拜于門下為徒。
梅嘉瑞為女徒曹群英起道名為“祥真”或書寫為“祥貞”,是為道教華山第二十二代弟子。經梅嘉瑞道長介紹徒弟曹祥真之母何玉蓮則阪于全真龍門派,為龍門第二十七代傳人,其師為其起道名“高理”。其母女遂在華山落足生根,梅嘉瑞道長命其于南天門下紫氣臺道觀清修煉養。
文/袁志鴻 來源:《當代道教人物》華文出版社 騰訊道學整理 轉載請注明出處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