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歸一劉處玄 創(chuàng)道全真隨山派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fā)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shù):次
劉處玄(1147-1203年·南宋紹興十七年、金皇統(tǒng)七年—南宋嘉泰和三年、金泰和三年),東萊(今山東掖縣)武官莊人。全真道“隨山派”創(chuàng)始人。字通妙,號長生子,世稱“長生真人”。
劉處玄(資料圖)
師父王重陽仙逝 墓側(cè)守喪三年
劉處玄自幼性格孤僻,以孝敬父母遠近聞名,其母欲為其娶妻,他堅決不答應(yīng),于是便產(chǎn)生了出家修道的意圖。1169年九月 ,王重陽與馬丹陽、譚處端、丘處機等人來東萊傳道,處玄前往迎拜,正式出家修道。后來隨從王重陽游四方。1170年,王重陽仙逝后,與馬丹陽、譚處端、丘處機負柩歸葬于終南山劉蔣村,廬于墓側(cè),守喪三年。
與同門分別后,劉處玄前往洛陽,混跡于處身市井和花街柳巷之中,以磨練自己的心性。 此后往來于河南、山東之間,遍授門徒,廣泛宣傳全真道其主張,往來于四方士大夫及僧侶之間。 大定十六年(1176年),劉處玄返回家鄉(xiāng)山東萊州武官莊,從此長期在山東弘道。
劉處玄眾師兄弟聽王重陽講道(資料圖)
劉處玄繼任為全真教第四任掌教
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譚處端仙逝,劉處玄繼任為全真教第四任掌教。 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駙馬都尉仆散出鎮(zhèn)萊州,有人告發(fā)劉長生妖言惑眾,駙馬都尉命尉司欒武節(jié)追捕劉長生,并下獄。不久,有人見劉長生在萊州城南,與道友象平常一樣地交談當(dāng)時,鄭押衙、王受事二人也見到,想到劉長生一潛逃出獄,就連忙趕到獄所,而見劉長生酣睡,二人十分驚異。于是,就以所見,上告駙馬都尉,都尉才感悟到劉長生為修道大成者,便立即下令放了他。
四相真忘盡 頓明佛是仙
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劉長生與丘長春等人,由寧海昆崳山游歷嶗山。劉長生后留太清宮,講授經(jīng)典,弟子歸宗者很多。劉處玄遍讀道家經(jīng)書,也涉獵儒家和佛家經(jīng)典。在儒家和佛教的影響和滲透下,逐漸形成了一個以道家思想為主,兼收儒家和佛教思想的道教流派。極力倡導(dǎo)三教合一,強調(diào)倫理綱常,勸行忠孝仁慈。
他主張“治政清通,為官忠孝,節(jié)欲身安”。吸取佛教思想,渲染生死輪回,以寓除私去欲、戒惡勸善之意,謂“樂于失則輪回墮也”主張“三教歸一,弗論道禪,見性成佛,煉汞通鉛”,謂“四相真忘盡,頓明佛是仙”。此種修道思想,在當(dāng)時影響很大。遠近聞訊,紛紛前來修道,正式形成全真道隨山派。
羽化而登仙(資料圖)
靈虛觀枕肱而逝
金章宗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正月,東京留守列昭毅、定海軍節(jié)度使列師魯來禮師問道。劉長生說:“公等皆當(dāng)氏名臣,深荷花顧遇,吾將逝矣,不足為公等友。”又示頌語曰:“正到崢嶸處,爭如拂袖歸。我今須斷踵,回道返希夷。”二公看后,悲愴不己。二月六日,命徒鳴鼓集眾,告訴自己的去期,對弟子們說:“各善護持,毋生懈怠。”于是,在東萊武官莊靈虛觀枕肱而逝,享年五十六歲。
平生樂于著述
劉處玄平生樂于著述,對道經(jīng)頗有研究,有《仙樂集》、《無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簡稱《至真語錄》)、《黃帝陰符經(jīng)注》、《黃庭內(nèi)景玉經(jīng)注》、《道德經(jīng)注》、《陰符演》、《黃庭術(shù)》等行于世。門下弟子眾多,較為著名者有大弟子離峰老人和于道顯。于道顯以苦修知名,在金末影響較大,宋披云為長生子門下掌教大弟子、后主修《道藏》,創(chuàng)建宮觀,對全真教發(fā)展貢獻巨大。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