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曾明清道長:九個孩子一個“媽”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出家人一般都沒有孩子,可南岳南天門祖師殿當家道長曾明清卻有九個孩子,在這海拔1100多米的南岳高山上演繹出一段段動人故事。
曾明清道長
給沒媽的孩子當“媽”
南天門祖師殿是南岳衡山一座有名的道觀,這里上望祝融峰,下觀林海云煙。曾明清道長在這美如佳境的地方生活了15年,勤勤懇懇地盡著出家人的本分:早課,誦經,坐堂,解卦。6年前,一些來祖師殿修行的云游道士們說起在云游中遇到被狠心的父母丟棄的嬰兒或無家可歸的孤兒,打破了曾明清道長平靜的心,她無法入眠,腦海里閃現的都是這些孩子們可憐的身影。她想到上天有好生之德,出家人應以慈悲為懷,應該給這些孩子們生存的權利。她作出大膽決定——收養這些棄嬰和孤兒,為他們當好“媽”。從此,道士們在外出云游時遇到棄嬰與孤兒時,就把他們帶到南岳,送給曾道長收養。
孩子病了 她也病了
2005年,一位云游道士領著兩個小女孩飄然而至,她們都是來自貴州貧困山區的孤兒,一個7歲,一個剛滿5歲。曾道長把她們安頓在衡陽東岳觀里,并把她們送到鄰近的小學上學。假期里,孩子們回到祖師殿,晚上和曾道長擠在一張床上,聽“媽”講故事,曾道長還教她們如何頑強地生活,如何感恩人生、回報社會。后來,曾道長又陸續收養了幾個小孩,有的尚在襁褓之中,有的身患疾病,她都一一安排妥當。由于道觀里條件有限,照顧不便,曾道長將幾個月大的嬰兒寄養在好心腸的居士家里,大一點的孩子則自己照看。她為每個孩子取了名字,按年齡大小排行,并教導孩子們彼此以兄弟姐妹相稱。在平時的生活中,曾道長要求孩子們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孩子們很小就學會自己穿衣、洗衣、洗碗等。遇到孩子們爭搶食物或相互賭氣時,曾道長就給他們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和長幼有序、兄友弟恭的道理。現在,孩子們知道了相互謙讓。
曾道長和孩子們在一起
這些棄嬰和孤兒大多體弱多病,曾道長自己懂些醫術,經常為孩子們熬制湯藥,調理病情。2008年12月,一個冰雪交加的寒冷冬夜,5歲的小薇突發高燒,山上又沒有醫院,道長當即決定護送孩子下山看病。道友們見道長年紀大了,都爭著帶孩子下山看病。可曾道長堅持親自去。她背著5歲的小孩,踏著厚厚的冰雪,一步一滑下山……一路上,汗水浸濕了曾道長的衣服,第二天,曾道長自己也病倒在醫院里。
她最大的愿望是孩子們能成才
曾道長最大的愿望是孩子們長大以后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為了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去年初,曾道長來到南岳楚星學校,校長得知情況后,破例接收6個孩子入學,班主任老師介紹,孩子們剛來學校時性格都有些內向,一些調皮的同學還經常嘲笑他們是沒爹沒媽的野孩子。老大李凡同學每天都趴在桌子上默默地哭泣。老師得知后,安慰李凡不要在意,并細心照顧她。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跟不上,老師們經常給他們補課。學校通過組織“校園美食節”“感恩節”等活動募捐現金,為這些孤兒購置了防寒的棉衣,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同學們的溫情。
9年來,曾道長一共收養了9個孩子。孩子們逐年長大,學習、生活所需經費日趨緊張。曾道長自己省吃儉用,也不讓一個孩子挨餓受凍。讓曾道長倍感欣慰的是,孩子們懂得體恤“媽媽”,懂得感恩。李凡同學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孤兒,幸運的是,我們遇到了天底下最善良的人,一位和藹可親的道長,是她讓我們遠離饑餓,遠離孤獨,遠離病痛……”(通訊員/李孟翔 何方霖 本報記者/朱章安)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