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葛洪
道醫人物2018-12-05
葛洪(公元284-354),字稚川,自號抱樸子,晉代丹陽郡(今江蘇省)人。祖父葛系,曾當過叁國時東吳的“大鴻臚”。父親葛悌,當過西晉時邵陵(今屬湖南)太守。葛洪13歲時,父親不幸去世,當時又逢“八王之亂”,葛洪的家很快敗落下去。葛洪從小愛好讀書,刻苦求學。因家貧無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書閱讀,用木炭在地上練習寫字。 在葛洪年輕的時候,曾應吳興太守顧秘之邀,到他率領的部隊里擔任將兵都尉,征討當時的石冰起義。后來石冰兵敗,顧秘邀賞,葛洪卻…
-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皇甫謐
道醫人物2018-12-04
皇甫謐出生于公元215年,東漢時安定朝那(今甘肅靈臺)一個貧苦的農舍中。初取名靜,后改謐,字士安。年輕時拜鄉里著名的學者席坦為師,數年以后,他已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學者。他認為,不求名利才會無損于生命;不追求富貴,才能獲得深厚的道行。因此,盡管郡守曾請他出仕,舉薦他為孝廉,相國也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拒絕了。他甘心一生玩味經典冊籍,為將知識傳播他人而著書立說,為後世立言。他40歲時,不幸得了風癥,半身麻木,右腿肌肉萎縮,服寒食…
-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扁鵲
道醫人物2018-12-04
扁鵲,其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據人考證,約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為什么被稱為“扁鵲”呢?這是他的綽號。綽號的由來可能與《禽經》中“靈鵲兆喜”的說法有關。因為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為那里帶去安康,如同翩翩飛翔的喜鵲,飛到哪里,就給那里帶來喜訊。因此,古人習慣把那些醫術高明的醫生稱為扁鵲。秦越人在長期醫療實踐中,刻苦鉆研,努力總結前人的經驗,大膽創新,成為一個學…
-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華佗
道醫人物2018-12-04
華佗,字元化,又名敷,約生于公元2世紀初,死于建安十三年(208)以前,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他是東漢杰出的醫學家,尤其擅長外科麻醉手術。 華佗年輕時曾游學徐州,“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但多次謝絕朝廷命他做官司的征召。他長期堅持在民間行醫,走遍了包括安徽、山東、江蘇、河南等省的許多地方,深為百姓敬仰和愛戴。晚年華佗被曹操征召到許昌,為其治療頭風?S捎諢⒉輝缸魑懿俚氖桃劍閫泄矢婕俟榧遙⑹尉芫胤敵聿瘴懿…
-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李時珍
道醫人物2018-12-03
李時珍(?—786)明代杰出醫藥學家,字東璧,號瀕湖,蘄州(今湖北蘄縣)人。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一明神宗萬歷21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公元1518年出生于湖北蘄州東門外的瓦硝壩(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的一個世代醫生的家庭。 時珍自幼喜歡大自然的曠怡,并接近勞動人民,熱愛醫藥學,并不熱衷于科舉,其后曾三次赴武昌應試,均不第,故時珍決心打消"科舉"的念頭,決不入仕余。毅然棄儒學醫,專心鉆研醫藥,時年23歲。時珍隨父學醫,專心研究…
-
孔子
道醫人物2018-12-03
孔子是中國古文化的集大成者,被后人尊崇為圣人。他一生中備受冷遇,歷經劫難。但他卻長壽,活到73歲。那么,他是怎樣在逆境中得享古稀之齡的呢?讓我們來研究一下。 孔子非常注意心理上的健康,他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里非常清楚地指出了人們應按不同時期的體質特點來養生,即年齡不同,生理、心理特點不一樣,養生方法就應有所區別:青少年時,由于機體…
-
武則天
道醫人物2018-12-03
武則天是盛唐時期的女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武則天也是一位高壽的皇帝,她經歷了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四代帝王,享年81歲。她之所以長壽,與她長期騎馬鍛煉以及參禪修心有密切的關系。 武則天自幼身體強健,擅長馴馬。在為唐太宗才人時,有一回外國進貢來一匹駿馬,性情暴烈,不能調服。這時武則天走了出來,敏捷地躍上馬背,任憑那馬怎樣嘶鳴跳躍,她緊抓住韁繩,鎮定自若。最后那馬終于被降服了,這使太宗驚嘆不已:女流之輩竟勝于須眉。他問武則天…
-
華佗
道醫人物2018-12-02
三國時代著名的醫生華佗是位了不起的醫學家,同時又是一位了不起的養生專家。據說他為曹操所殺時還是耳聰目明滿頭黑發呢!他的弟子吳普。樊阿等都活到100歲。那么華倫的養生秘訣是什么呢?有這樣一個故事:據說華佗年輕時去公宜山采藥,爬到半山腰時發現了一個洞穴,他很好奇,正想進去,忽然聽到里面有人在談論醫道,他就站在洞外聽。他聽得入了神,聽著聽著,聽見那兩個人談起了華佗,這可把他嚇壞了,他正要轉身跑去,忽然聽見一個人叫道:"華生既…
-
蘇東坡
道醫人物2018-12-02
蘇東坡是我國宋代的大文豪,在散文、詩、詞、歌、賦、書法、繪畫、音樂、佛道等方面都有相當的成就,這是人所共知的,但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他還是一位養生學家! 在《上皇帝書》中他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養生理論:“人之壽夭在元氣……是以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不得已而用藥,則擇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無害者,則五臟和平而壽命長。” 東坡先生養生觀的要點在于培養元氣,使五臟六腑功能強健,相互協調。為此,他采取…
-
嵇康
道醫人物2018-12-02
嵇康,字叔夜,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與阮籍、劉伶等人相善,常游于竹林,世稱竹林七賢。 稽康身處亂世,但他崇尚老莊,講求服食養生之道,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養生訣竅。 他認為,人之所以能長壽,在于注意平時在細微之處保養自己。這就好比為稼于湯之世(當時天下大旱),偏一溉之功者,必一溉而后枯,而一溉之益固不可誣也。養生之道與此相仿,關鍵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修養,不使自身為七情所傷、六淫所中,如此才能身體強健,得以長壽。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