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宇陀寧瑪·元丹貢布
道醫人物2018-11-25
宇陀寧瑪·元丹貢布(gYu-thog rNying-ma Yon-tan mGon-po)公元708年出生于拉薩西郊堆龍·吉納的醫學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寧是藏王松贊干布的御醫,祖父齋杰加戓巴扎是藏王貢日貢贊和芒松芒贊的御醫。相傳宇陀三歲時,從父瓊布多杰學習藏文寫讀、讀經,五歲時隨父受“日露化學”和“藥師佛修習法”等佛教密宗之開許儀軌。宇陀寧瑪·元丹貢布表現非凡的天賦,受到父親的悉心教育培養。 宇陀在家庭教育和醫藥世家的熏陶下,勤奮好學,從青少年時代起,…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王冰
道醫人物2018-11-24
王冰,號啟玄子,又作啟元子。約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卒于貞元二十年(805),里居籍貫不詳,唐寶應中(762~763)為太仆令,故稱為王太仆。 王氏少時篤好易老之學,講求攝生,究心于醫學,尤嗜《黃帝內經》,曾“于先生郭于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自天寶九年(750)至寶應元年(762),歷時十二年之久,注成《素問》24卷,合81篇,王氏對運氣學說很有研究,其理論見解記述于補入的七篇大論的注釋中,為后世運氣學說之本。他對辨證論治理論也有所發揮,如…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王惟一
道醫人物2018-11-24
王惟一,或名惟德,約生活于987~1067年間,里貫無可考。曾任翰林醫官、殿中省尚藥奉御等職,并在太醫局教授醫學,王惟一精于針灸,《宋史·藝文志》載有王氏《明堂經》3卷,惜未傳世,天圣四年(1026),宋政府再次征集、校訂醫書,王惟一奉詔竭心,考訂針灸著作。仁宗以為“古經訓慶至精,學者執封多失,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若案形,復令創鑄銅人為式。”(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夏竦序》中國書店影印本,1987),于是王惟一負責設計,政府組…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朱肱
道醫人物2018-11-24
朱肱(約11世紀至12世紀間),字翼中,號無求子,晚號大隱翁,因曾官奉議郎,人稱朱奉議。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祐三年(1088)進士,但無意為官,退而釀酒著書,其間對《傷寒論》深有研究,值朝廷重視醫學,遍求精于醫術之人,朱肱遂被征為醫學博士,后因書蘇東坡詩獲罪,被貶于達州(今四川達縣),次年還為朝奉郎提點洞霄宮。 朱肱研究傷寒最重經絡,認為不識經絡,則猶觸途冥行,不知邪氣所在。在用經絡循行部位和生理特點解釋傷寒傳變的同時,…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蘇頌
道醫人物2018-11-23
蘇頌(1020~1101),字子容。原籍為泉州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因同安舊屬南安縣,故有稱其為南安人。蘇頌之父蘇紳是仁宗朝有名的文字侍臣。曾為官潤州丹陽(今屬江蘇),死于任上,蘇頌因隨父徒居丹陽,故亦自稱丹陽人。 蘇頌幼承家教,勤于攻讀,深通經史百家,學識淵博,舉凡圖緯、陰陽、五行、星歷、山經、本草無不鉆研。慶歷二年(1042)中進士。蘇頌作為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貢獻是對科學技術方面,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 …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錢乙
道醫人物2018-11-23
我國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家錢乙撰寫的《小兒藥證直訣》,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后人視之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錢乙,字仲陽。祖籍浙江錢塘,后祖父北遷,遂為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人。約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 錢乙的一生,在治學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專一為業,…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沈括
道醫人物2018-11-23
沈括(1031--1095)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錢塘(今屬浙江)人 。曾舉進士,歷仕三司使、軍器監及司天監等職。政治上支持王安石變法革新,積極參預制訂新法、整頓鹽政、興修水利、抑制兼并及發展生產,又參預軍制改革,率兵擊敗西夏進犯。后因徐禧失陷永樂城,牽連坐貶。精研科技及醫藥學,曾編撰《夢溪筆談》、《修城法式條約》、《靈苑方》、《沈氏良方》、《天下州縣圖》、《十二氣歷》和《極星位置圖》等。對天文、方志、水利、律歷、…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劉完素
道醫人物2018-11-22
劉完素(約1110~1200年),字守真,別號守真子,自號通玄處士,金比河間(今河北河間)人。又傳原籍為河北甘肅寧楊邊村(今師素村),他自幼聰慧,耽嗜醫書,因母病,三次延醫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學醫。他初曾拜陳先生(陳師夷?)為師,學成后獨立行醫,聲譽漸?F湮劍籃謾端匚省罰ρ卸粒植皇途恚盞靡跡⒏萜湓恚岷媳狽交肪稱尢氐悖懊裰諞炒己瘛⑻逯是亢返奶匭裕啤賭誥凡』盤酰撕鶉炔』礪郟骱構…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張子和
道醫人物2018-11-22
張子和(約1156--1228) 金代醫學家。名從正,號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蘭 考東)人。繼承劉完素學說而有新解,治病以祛邪為主,認為“先論攻其邪,邪去而元氣自復”。善用“汗、吐、下”三法,以為三法能兼眾法,切責醫師濫用補藥與平穩藥貽誤病人之非。所著有《儒門事親》。 …
-
古代著名醫學人物簡介·李東垣
道醫人物2018-11-22
李東垣(1180--1251) 金代醫學家。名杲,字明之,號東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從張潔古學醫。其醫論以為飲食不節、勞役所傷及情緒失常,易致脾胃受傷、正氣衰弱,從而引發多種病變。對于發熱的疾病,應分辨“外感”或“內傷”,對邪正的辨證施治應有明確的區別。治法上重視調理脾胃和培補元氣,扶正以驅邪。于內傷脾胃的理論和治法均有貢獻。所著有《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蘭室秘藏》等,流傳較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