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洞云-武當道教醫藥歷史人物
欄目分類:道醫人物 發布日期:2018-08-05 瀏覽次數:次
道教的最高理想是長生久視,就因為有了這個信念,才為武當道教醫藥打下了核心的理論基礎,要想長生久視,就必須要有抗拒衰老、抗拒疾病和一些意外傷害能力,這就需要醫藥知識作后盾,因此在秦漢以前武當的道士們就很認真地潛心研究醫藥知識,探討長生不老之
道教的最高理想是“長生久視”,就因為有了這個信念,才為武當道教醫藥打下了核心的理論基礎,要想“長生久視”,就必須要有抗拒衰老、抗拒疾病和一些意外傷害能力,這就需要醫藥知識作后盾,因此在秦漢以前武當的道士們就很認真地潛心研究醫藥知識,探討長生不老之術,下面所述的這些人物,只是為武當道教醫藥做出過貢獻的很少一部分人,其中很多道教醫藥大家鮮為人知,因為道教歷來奉行“真人不露相” 嘛!可是就是因為有他們這些通過數代的不懈努力的人們,不僅創造了一個理論完整、臨床療效神奇的道教醫藥,而且在中國中醫藥中,每個被人們關注的歷史里程碑上,都傾注了這些人辛勤汗水和畢生心血。
自秦漢時期以來,武當道教醫藥已具有較高的社會影響,藥物保健和內丹養生均達到較高水平,其代表人物有:魯洞云(1204?1285),名大宥,號洞云子。隨州應山(今湖北應山縣)人。其家世代為官宦。他幼年棄家往武當山學道,遍歷南北。據元程矩夫(1246?1316)撰寫的《大元敕賜武當山大天一真慶萬壽宮碑》稱:“漢東異人魯大宥隱居是山,草衣菲食,四十余年,救災捍患。”如張守清稱他“以道著遠,點墨片紙可療疾。”張守清,元代名醫,名洞淵,號月峽叟,峽州宜都(今湖北宜昌人),他31歲時拜武當派士魯洞云為師,后來成為武當道史上承上啟下的一位關鍵人物,他弟子甚多,其中汪道一,是江西龍虎山汪文富之子,生有異證,既長超悟不羈,至元丙子(公元1336年)秋,遇武當道人張守清,帶回武當山,授以金丹雷霆秘訣,一語有省,復往江西,元末兵興,福建光澤縣杉關一帶疾疫頻甚,民眾請汪道一,驅治皆驗?梢娫鷱埵厍宓茏又,有精通醫道者,在福建光澤縣為民治病一實例。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一個善于享受寂寞的人
下一篇:張三豐-武當道教醫藥歷史人物